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翁帆李嘉诚同是潮人骄傲

(2007-07-21 10:57:35)
标签:

翁帆

李嘉诚

潮人

杨振宁

 

    翁帆李嘉诚同是潮人骄傲
注:本文供新浪博客独家刊出。除纸媒体需要转载外(需与笔者联系:hqjchaozhou78@163.com),谢绝其他转载。

题记说起潮州,人们自然想起潮州菜、潮州帮、潮州工夫茶;说起潮人,人们自然会想起李嘉诚、翁帆。这俩个潮州人,一个是亚洲首富,一个是世界潮人女性中的奇人。

论点李嘉诚是物质的,而翁帆是精神的。李嘉诚是经济精英,而翁帆是生活精英。

重点当年女人以“三寸金莲”为美,却有一个女人放弃了裹足,迈着大脚在众目睽睽下行走,这在当时是大逆不道,现在看来,这个女性却是最伟大的。翁帆就是这样一个不“裹足”的女性。

http://photocdn.sohu.com/20050417/Img225215308.jpg

     被称为东方犹太人的潮州人遍布世界各地,有一种说话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潮人。”这句话并不是夸张。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大富豪都是潮人,尤其东南亚国家的财富,潮人占了重要的份额。
     当翁帆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结于百年之好,人们震撼了,尤其是潮州人震撼了。了解潮州的朋友问我:翁帆是潮州人吗?因为人们不敢相信,在这块传统得保守的地方,还能出翁帆这样的女性?的确,翁帆生于斯,长于斯。
    我是一个在潮州生活多年的外地人,对于发生潮州的许多事,总是用第三眼来看世界,这样就比较客观、理性、公平。潮州的朋友总这样对我说,我从出生到现在都在潮州,生活了几十年,却总是写不出什么来,而你一个外地人,却发表了那么多写潮州的好作品。我说:那是因为“熟悉的地方没景色”。
     几次去外地开时评研讨会,有与会者听说我来自潮州,他们却问了同一个问题:李嘉诚和翁帆都是潮州人?说说你对他们的看法。我回答说:“李嘉诚和翁帆都非常了不起,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如果说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我认为李嘉诚是物质的,而翁帆是精神的。”他们对我这个“物质精神论”都十分感兴趣。

     李嘉诚是亚洲首富,在潮州资助建学校就达70多所,之外还捐款建医院、桥等(李嘉诚创业与善举媒体登了很多,在此不再列举)。

    李嘉诚是经济精英,而翁帆是生活精英。
    记得翁帆和杨掁宁来汕头民政部门领取结婚证书时,成了全国媒体的轰动新闻,有的媒体是大篇幅,连篇累牍地刊登。翁帆家乡的媒体却非常低调,只刊登了一块小“豆腐块”,之后就再也没有刊登过翁帆的消息。这使许多媒体人都感到奇怪,当地媒体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怎么不炒呢?换过其他地方,当地媒体是决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抓出很多独家新闻来,不炒爆才怪呢?可潮州的媒体没有。其实这没有什么奇怪,这就是潮州!
    我在一篇文章写道:在古老的中国,潮州的历史并不算很长很长,只有1600年的历史,但我可以这样说,在当今,中国还没有哪一座城市有这样古老,这样说,是因为潮州的古老是多元化的,古的繁杂,古的齐全。也许有人说,潮州的古建筑也只有千年历史,比潮州古建筑历史长的还很多。的确,如果以古建筑来衡量,潮州并不算最古老。但从语言、风俗、文化等方面来说,恐怕是其他城市望尘莫及的。一曲古老的潮乐,已经演绎成“东方交响乐”,在中华民族乐苑大家庭中独树一帜。从曲牌到演奏到韵律,保存得如此之好。中国音乐学院的琵琶专家刘德海先生说潮州音乐是唯独一个没有被污染的绿色音乐。潮语是保留着中原古音最全的一个语种,是汉语的活化石。至今仍保留着古汉语若干属性,保留了孔子的正读法,保存古汉语入声字。这样古老的语言何处去寻?
    潮州人是传统的,也是保守的,却也是迷信的。初一、十五家家户户拜老爷。我刚来潮州时,看到老爷过生日那天祭拜的隆重场面,我惊呆了,浩浩荡荡几公里的队伍。
    潮州的女人是世人公认贤惠的。在这样传统的土地上能不贤惠吗?你听过叫自己的亲生母亲叫“阿姨”和“姐姐”的吗?不是一二个,而是许多。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潮州女人的传统地位。
    在这样古老的地方出了一个翁帆,就是奇迹。我不敢说翁帆是位伟大的女性,但可以说她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我十分敬佩她的勇气。也许现在许多人还觉得她并没有什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再过十年、二十年……人们真的会感到她很了不起。她的了不起不是嫁了一个世界名人,而是因为她冲破了潮州千年的传统。当年女人以“三寸金莲”为美,却有一个女人放弃了裹足,迈着大脚在众目睽睽下行走,这在当时是大逆不道,现在看来,这个女性却是最伟大的。翁帆就是这样一个不“裹足”的女性。
    许多媒介朋友对我说,你们潮州如果请翁帆回家乡,就立刻炒爆了。做什么宣传,花多少钱做广告,也没有请翁帆回一场家乡效果大。这是事实,如果翁帆和郎君杨振宁手拉着手回潮州,媒体又要炒爆了,全国甚至世界的媒体都刊登,用广告来衡量,要用百亿、千亿单位来计算。而潮州借翁帆的嘴宣传潮州,潮州举行什么宣传活动也没有这个效果好。这个观点我也很赞同,一个地级市搞大型活动,在大媒体最多也可能是一个“豆腐块”的报道,而翁帆的一个举动就可能是一个版面的报道。但在这样一个传统的地方,似乎是不可能的,至少短时期内不会这样做。
    当初,我来潮州,许多朋友问我结婚了没有?找一个潮州女孩很幸福。可我没有什么遗憾。我的妻子虽然不是潮州人,但来到潮州,在潮州传统的熏陶下,如今也成了一个“潮州女人”,也很会煲汤,相夫教子。由此,我想到杨振宁先生说过的话:翁帆是上帝送给他的天使。他还说翁帆是“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给我的老灵魂,一个重回青春的欢喜。”多么坦荡,多么纯真,,是老而通透者才能有的澄明。
    如今杨振宁先生精神焕发,的确比过去年轻了很多,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非常幸福的。翁帆仍然按潮州传统的风俗,给丈夫杨掁宁煲汤。
     这是翁帆和杨振宁在台湾《联合报》的对话:
     问:会不会在价值观上因为世代差距有不同看法?
     杨:像吃东西,毕竟我在美国住了快六十年,而她最近才长期接触外国生活。
    翁:我发现他吃中餐和西餐份量不一样,西餐吃得比较多,中餐通常吃一点就说吃饱了。
   杨:又比如说她对中国的补药,相信的程度,比我大了很多很多。
    翁:中国人普遍觉得人参是好的,潮州人喜欢煲汤,里头会放一些药材。这些我相信对身体有好处,他一边喝,一边说不相信。不过只要他肯喝,我还是会煲给他。
    杨:我对煲汤的作用,信仰没有她那么强。
……
    杨振宁是幸福的,幸福是他讨了一个潮州女人做老婆!


http://news.sohu.com/nimages/c.gif
 
http://photo.sohu.com/20041226/Img223649076.jpg

 

链结:
杨振宁翁帆谈婚后生活:我走了赞成翁帆再婚
(中国)东方网  (2006-07-06)
备受各方瞩目的杨振宁与翁帆一出现在台湾更加受到了关注。不少岛内媒体对这两人都进行了专访,让他们谈两年的结婚生活与感想。

  台湾《联合报》也刊出数篇文章,将杨振宁与翁帆的婚后生活一一展现,以下摘录部分专访内容:

  问:两位结婚快两年了,结婚对你们各自的人生,最大改变是什么?

  杨振宁(以下简称杨):我们是不同时代的人,婚后,我们从彼此学习到些自己以前没经验过的事情。

  我们年纪差很多,媒体有非常多讨论,不过有一点大家都没注意到:一个人到了八十多岁,不可能不想到他的生命是有限的,跟一个年纪很轻的人结婚,很深刻的感受是,这个婚姻把自己的生命,在某一种方式上做了延长。

  假如我没跟翁帆结婚,我会觉得三四十年后的事跟我没关系;现在我知道,三四十年后的事,透过翁帆的生命,与我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下意识里,这个想法对我有很重要的影响。

  翁帆(以下简称翁):振宁讲过:“有些事我看不到了,可是再过三四十年,你帮我看。”我们心底难免有点伤感,但大家都晓得这是一个事实,每个人都会经历。对我来说,婚后经常要旅行,参加一些会议和活动,这跟我以前生活不一样,因为我结婚前还在念书。我想所有人结婚后都少一些自由,但也换来很多好处,比如说,晚上不用一个人吃饭。

  问:杨振宁的过去,翁帆没有参与,会造成隔阂吗?或反而可以分享不重迭的人生?

  杨:我认识很多人,有的认识很多年,像这两天翁帆和我会看到很多人,我都会预先向翁帆介绍,这个人多少岁、做什么研究。

  翁:多的时候我不可能全部记住,但见面谈话后,就可以记起来。我发现,很多人年纪大,可是心态非常年轻。像这回去维也纳,我和法国一个诺贝尔奖得主的太太去逛博物馆,她六七十岁了,但完全不觉得她是个老人,她走路甚至比我还行。

  杨:也是在维也纳,见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们夫妇请我们吃饭,他夫人问翁帆多少岁了……

  翁:她非常开朗,她先说自己76岁了,问我多少岁。我说我快30了。她非常吃惊,说:“我以为妳才16岁!”我们哈哈大笑。

  杨:我想人相处了以后,年龄差别没什么重要性,重要的是,每个人都不一样。透过跟翁帆的接触,我也认识很多和她同年纪、在潮州、广东长大的中国年轻人,帮助我对中国今天的各种现象,多一些了解。

  问:会不会在价值观上因为世代差距有不同看法?

  杨:像吃东西,毕竟我在美国住了快六十年,而她最近才长期接触外国生活。

  翁:我发现他吃中餐和西餐份量不一样,西餐吃得比较多,中餐通常吃一点就说吃饱了。

  杨:又比如说她对中国的补药,相信的程度,比我大了很多很多。

  翁:中国人普遍觉得人参是好的,广东人喜欢煲汤,里头会放一些药材。这些我相信对身体有好处,他一边喝,一边说不相信。不过只要他肯喝,我还是会煲给他。

  杨:我对煲汤的作用,信仰没有她那么强。

我想中医里许多观念有它的道理,不过这个道理没有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清楚(翁笑)。比如说人参对人的身体所以好,因素非常复杂,人体也非常复杂,两个复杂的东西混在一起,就不容易研究。

  问:你们谈话都这么科学吗?跟诺贝尔奖得主生活在一起是什么感受?

  翁:我想他首先是一个人。当我们生活在一起,我很少去想他是什么得主或什么人物,就只把他当作丈夫一样来相处。

  杨:我可以解释得更清楚一点。比如说我看电视或看电影,了解的速度不如一般人,一方面是我的耳朵有点问题,不过不只是这个。我跟翁帆看电影,她会觉得:喔,原来杨振宁这人,并不这么聪明。

  翁:每看完一部电影,过一两天他就完全忘了,我再跟他提起,他就说没看过。他说他年轻时就是这样,所以一部电影看上十次,都不会觉得闷。

  问:结婚两年,院士做过的什么事让妳最感动?

  翁:嗯,现在我刚好想起两件事,心里觉得是甜的。有一回我们在日本,早上我病了,头晕、肚子疼,没法起床,振宁到楼下帮我拿一碗麦片粥上来,喂我吃。(杨:多半时候,都是她照顾我。)

  另一件是在三亚的酒店,他通常比我早起看报纸、看书。那天他不想开灯吵醒我,就到洗手间里头去看。我醒来后跟他说,你可以开灯的。

  问:你似乎对老这件事很坦然?

  杨:是,很幸运,我现在身体很好。假如我不能行动了,我们的关系和对前途的看法,不可能跟现在一样。

  有人认为我们的年纪差这么多,兴趣可能完全在不同方向,过去经验也不一样,会影响我们彼此之间的了解程度。不过,我觉得这些婚姻不成功的可能性,在我们之间都没有。

  相反的,年纪差这么多的婚姻,有特别促进两人关系融洽的地方。比如说,一个人年纪大以后,反应会比以前慢一点,英文说slowdown。年轻时你走路反应很快,绊了一下立刻可以调节,年纪大的人调节速度慢一点。

  所以我跟翁帆走路,很自然就拉着手。一般人说这表示我们的关系很亲密,当然如此,不过还有一个更深的道理,就是我拉着她的手,我走路的安全感会增加。

  问:翁小姐会刻意慢下来配合吗?

  翁:我没有,其实他走路很快的。

  问:婚前你们曾讨论过如何排解别人的议论或亲友的压力吗?

  杨:亲人的看法,当然是我们比较重要的考虑(杨有三名子女),不过在我们两家的情形,他们没有任何异议。至于朋友,我想绝大多数都觉得这是一桩不寻常的婚姻,不过他们也认为是值得做的事情。

  最近我们到美欧去了一趟,因为翁帆是念英文的,所以她和别人交谈一点困难也没有。我曾经想过,如果她不大会说英文,我们会不会结婚?这是没办法回答的问题,人的感情很复杂,不过这的确是一个重要因素。

  翁:我们结婚是先自己决定,再通知家里人。当然希望他们支持,不过我想,首先是我们自己做了决定。

  振宁说过三四十年后,大家一定会认为这是罗曼史,我也这样觉得。我这样想没什么特别理由,只因为我们生活得很好。

  杨:我想(看了翁一眼),翁帆也许不会反对我给你们讲这个故事。讨论结婚的时候,我跟翁帆说,将来我不在了,我赞成妳再结婚。她说:“我当然不会,你怎么可以这样讲!”

  但我的话是有哲理的。人生非常复杂,没有绝对的对与不对。我告诉她,赞成妳将来再结婚,是年纪大的杨振宁讲的;年纪轻的杨振宁,希望妳不再结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