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军:千里单骑去还债

标签:
内蒙古日报百姓故事千里单骑还债情感 |
分类: 百姓故事 |
文革时期,姜军因为路见不平,帮助一位受欺负的卖西红柿的老汉,打伤了人,被判伤害罪入狱,1987年从河北唐山监狱出来回到包头。
出得牢笼,姜军满心欢喜,准备弥补十几年的牢狱时光。可是回到家里,他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家里是那样贫穷。穷,不怕,只要努力,穷日子总要过去。姜军便做起了小生意。没想到,倒服装的时候由于没进对货,赔了本儿。本来就捉襟见肘的日子越发雪上加霜。这时,和他从小长一起长大的朋友周荣伟来了。说起姜军的经历,两人感慨万千,一边说着一边喝酒,两瓶白酒一晚上就见底了。那天姜军醉得不醒人事。第二天,妻子告诉他,周荣伟昨天晚上是哭着出门的,临走还放下500元钱。
前几年,周荣伟离开单位做生意,赚了点钱,属于生活比较富裕的人。后来周荣伟经常来看他,每次总会以给孩子钱的名义资助他们。这让姜军很过意不去,自己一个有手有脚的大男人,总不能总靠朋友资助过日子吧?此后便不再要周荣伟的钱。过了些日子,周荣伟找到姜军,要和他合伙做买卖,并且借给他入股的钱。姜军知道,这是周荣伟在帮他,便同意了。
生意场上变幻莫测,本来已经渐入佳境的生意却出了意外:在往上海贩卖土豆的时候,赔了七万多元。姜军急了,可是自己竟然连700元也拿不出来,这次失利的损失全要靠周荣伟来抗。可是周荣伟也伤了元气。正在姜军急得抓耳挠腮时,周荣伟回河北沙河的老家了,走的时候连招呼也没跟姜军打。
姜军的心里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周荣伟也是有家室的人,也不是钱多得花不完,凭什么为我付出这么多?”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姜军的脑子里周荣伟和那笔债。这笔债一定要还,不为别的,就为那份人情。于是,他去菜市场卖菜,拼命让自己忙碌起来,拼命去挣钱。煎熬了一年多,那种负债的枷锁让他越来越寝食难安,连晚上做梦都是还债,他感觉再这样下去,他真的会生病。过年的时候,家里攒下了2000块钱。他决定把这钱还给周荣伟。
然而,周荣伟在河北的家庭住址他只知道个大概,也没有他的电话号码。姜军做了个令自己也吃惊的决定:骑自行车去河北还债。
姜军:千里单骑去还债
从包头到北京的路上,每天晚上大小车辆从不间断,姜军享受着汽车给他带来的免费灯光,心里挺高兴,还了钱,自己的良心就会安宁。不过走夜路也有不少坏处,大部分汽车开得很快,对路边骑自行车的人特别危险,他有过几次与疾驶来的汽车擦肩而过的经历,而且经常连人带自行车被逼到路基下面。
4天以后的晚上,姜军刚进入山西界,就亲眼看到一辆挂着蒙B牌照的卡车翻进了路旁的沟里,他赶忙下去把司机拉出来。好在沟不深,司机只是磕破了头皮。因为是包头老乡,他俩坐在沟里聊着,抽了半盒烟。当那位司机听说他要骑自行车去河北,硬是塞给他100块钱。
晚上11点多,到了大同,突然下起了大雪。姜军不得不找地方投宿。为了省钱,他在大同市的东门找到了一家破旧的车马店。店主和他年龄相仿,得知他骑着自行车从包头去河北,不但没收我钱,还让女儿做了半锅热汤面。在他狼吞虎咽吃饭的时候,看见店主亲自把大炕给烧得热乎乎的。萍水相逢,这家人对他如此礼遇,他眼泪差点儿掉下来。
第二天,雪越来越大,姜军中午没有找到睡觉的地方,就盼望着继续往前走或许雪就小了。午夜的时候,他已经把中午那一大碗刀削面消化干净了。凌晨三点多,他终于进了侯马市的郊区,又累又饿又冷,实在走不动了,就蹲下来歇一会儿。可是这一蹲下就站不起来了,从蹲到坐到靠再到躺下,后来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他梦见儿子放学刚回家便扑进了他的怀里,他紧紧地抱着儿子……
他是被一阵晃动惊醒的,迷迷糊糊地觉得好像伏在别人的背上。
他在一户人家的热炕头上从清晨一直睡到傍晚,醒来时看见一个五十出头的男人坐在旁边吸烟,赶紧起身问:“我的自行车还在吗?”那男人指了指院子说:“你放心吧。”说完又把他摁回了被窝,招呼地下的一个女人给他做饭。面前的老大哥姓李,正做饭的是李大哥的老伴儿。原来,他在路上睡着后,被李大哥的老伴儿大清早上发现了,感到他还有气,赶紧叫来丈夫将他背回了家。
李大哥说在背他回来的路上就看到他的裤子缝都开线了,回家后老伴儿就让李大哥把他的裤子脱下来要给他缝,看他太疲惫了不忍心惊醒他。李大哥让他再躺会儿,说饭熟了再叫他起来。小方桌旁李大哥的老伴儿正带着老花镜给他缝着裤子,大炕边的锅灶里升腾着阵阵热气。这种温暖让他产生了回到家里的错觉……
“饭熟了。”李大哥拍着他的肩膀。他赶忙起身,穿上了早已缝好的裤子。他想不出怎么表达救命之恩,嘴好像也不听使唤了。李大哥示意他什么也不用说了。吃饭的时候,他的泪水和着饭一起咽进了肚子。吃完饭,李大哥和老伴儿让我继续休息明天再赶路,他出门看了看天气,雪停了,便坚持要走。李大哥见留不住他,便叫老伴儿拿了两个饼又罐了一瓶水给他带上。走出大门的时候,他想这救命之恩今生怕没机会报答了,拉住李大哥的手,双腿一软就想给他们老两口磕个头,可是却被李大哥那厚实的双臂给揪住了。他拼命地往下弯腰,给老两口深深地鞠了一躬。
当他上公路的时候才知道,这附近只有两户人家。打开瓶子喝了一口水后,眼泪忍不住地再次落下来,那是一瓶糖水,好甜啊!
第二天中午,他到了许堡。路边的一家巴盟烩菜馆让他觉得挺亲切,店主老魏曾经在包头下乡,听说他是从包头骑自行车来的,非常兴奋。老魏开了一瓶红星二锅头,叫服务员端上两个凉菜,与他喝了一大杯酒后才问:“你骑着自行车这是要干啥去?”他犹豫了一下,便实话说了。“2000块钱至于你这样吗?”老魏说。我说:“其实我欠这位好朋友的钱岂止是2000块,凭我现在的生活状况恐怕这一辈子也还不了,可是这是良心债……”
进入河北后,天气转暖了一些。傍晚上路的时候,他用饮料瓶打了满满一大瓶子水,可是没想到一路颠簸,塑料瓶裂开了道口子,水全洒了。到了后半夜,越是没水越觉得口渴。他想拦住过往的车辆讨口水喝,可是一连拦了半个多小时也没一辆车停下。他只好继续赶路。又走了一个多小时,他突然看见不远处的大坡下面有明晃晃的一片,直觉告诉他那是一片水。
他把自行车放在坡上,三步并做两步冲到了水边,“咕咚咕咚”猛喝了两口,才发现这水有点儿不对劲儿,借着月光一看,水面上居然漂着一层油污。他顿时感觉像是被人用手掐住了喉咙,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
终于,老婆给他带的那8个大饼子已经吃完了。他路过一家小饭馆,见里面卖盒饭,就点了一份最便宜的。可能是吃得动静有点儿大,别的桌子上的人都看他,他索性端起饭蹲在门口去吃,正好看见一个服务员端了一盆冷水往锅炉里倒,赶紧跟服务员打了个招呼说想灌点水,他连着问了两遍,那服务员也没理会。他以为人家觉得像接点水的小事儿不用罗嗦,可是等他刚接满瓶子服务员就开口了:“10块钱一瓶。”
他以为她开玩笑,便友好地冲她笑了笑,谁知她竟变了脸,让他赶快拿钱。他说:“这么贵的水我可买不起,不喝了还不行吗?”这时店老板领着两个服务员也出来围住了他。说句心里话,眼前这两个小男人和两小女人绑在一起也不是他对手,但十来年的牢狱生涯让他的心态平和了很多。他还是微笑着说:“我把瓶子里的水给你们倒回去吧。”“倒回去?谁知道你有没有传染病?”那老板眼珠子瞪得很大。他说:“不行我把水倒在地上吧,你们别难为我了。”
“倒在地上也不行!”那几个服务员指着我齐声吼。他感觉自己快无法忍受了,便不再说话,死盯着那个老板,右手攥成了拳头。此时老板也不说话了,就这样相持了有半分钟,老板终于冒出一句:“你是从哪里来的?”他说:‘我从内蒙古骑自行车来。“听他这样说,那几个服务员也不吼了,拉着老板嘟嘟囔囔地进了屋。
看到“沙河市欢迎您”的标志后,他长长地出了口气。翻开日记本算了一下,自己已经出门整整两个星期了。问清了太行街的位置后,他感觉脚下生风似的急速飞奔着。谁知太行街太大了,而且还分东西街,这给我找人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问了几个人都说不知道,他便去了街道居委会,果然一下子就查到了周荣伟家的地址,他兴奋极了,没来得及道声谢就走了。敲开门,他说我找周荣伟,开门的老人一听,愣了一下,告诉他周荣伟去年就搬到西安做买卖去了。这次轮到他愣了。里面这位老人是周荣伟的亲戚,他把周荣伟在西安的详细地址和电话写在了纸条上交给了姜军。
姜军在楼梯口坐了一下午,不知道该怎么办。回家?已经走了这么远,怎么能甘心。掏出地图看了一下,从沙河到西安的距离非常远,得经过三个省。算了一下自己可支配费用,也就200多块钱了。思考了一会儿,他给妻子写了一封短信,把遇到的情况跟妻子大概说了一下,最后在落款的下面我又加了一句:“老婆,你要保佑我完成这个心愿啊!”
从山西进入陕西,天气渐渐暖和了。这天晚上,他来到铜川市的时候正遇上下雨,经过这么多辗转,他的费用已经快透支了,如果想住店的话就得动用准备还债的钱了。可是那点钱本就不多,还能花吗?他摇摇头。
到达西安,姜军没心情领略古都风景,找了个公用电话厅拨通了周荣伟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正是周荣伟。当周荣伟看到推着自行车满脸泥水的姜军时,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两人拥抱了好一会儿,周荣伟才在他的耳边哽咽着说:“姜哥,你好傻啊!”“姜哥的心这才踏实了一点儿。”姜军捏了捏他的肩膀说。
晚上聊起了我一路上的经历时,周荣伟一直握着他的手。姜军把那2000块钱从腰上解下来后,钱已经打了卷儿。几番推搡,两人都快把这钱揪扯烂了。周荣伟和姜军都哭了。姜军说:“这钱你先收下吧,要不这么远的路我就白跑了。”“姜哥啊,那次咱们赔本后我没跟你打招呼走了,就是为了让你忘掉那事儿。我的家庭条件比你好多了,你看我现在过得不是挺好的吗?”说着周荣伟又把钱塞回姜军手里。姜军说:“家庭好坏与这是两码事儿,我欠你的太多了……”“自从你出来找我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还清了,如果你还觉得还不行,那我就等你发财的一天,你要是不还我,我就上门找你要的……”他知道周荣伟又在为他解心宽。
本想与周荣伟多住几日,可是一想起老婆孩子,他的心又不安了,此时距离出门已经快两个月了。周荣伟要给他买火车票送,他没同意,他说回去的路上正好能去延安看看,那是他多年来的心愿……
记者便半开玩笑地问:“难道你曾经当过独行侠?”
没想到姜军竟然点点头,告诉记者,12年前,他曾经骑着28自行车,从包头到河北省沙河市,又从沙河市转道陕西省西安市,行程四千多公里,历时三个多月。他此行并非旅游观光,也不是行走中国,而是为了还债。
接着,姜军讲了他独骑千里还债的故事。
故事讲完了,姜军还沉浸在故事里。记者仿佛亲历了那一路风雪。
是啊,2000块钱,4000公里,个中包含了友谊、坚忍、善良、感动......
55岁的姜军,至今仍不算富裕,但是生活得坦然。平日里,他和妻子做点儿小买卖,日子不好不坏。儿子参加了电脑广告设计专业的培训班,为了这费钱的专业,姜军和妻子总是在深夜儿子睡熟的时候上趟街,捡饮料瓶和易拉罐,卖钱给儿子买些学习用的广告涂料。
知足者常乐,只要自己做个有良心的人,心理上有满足感,日子即使穷点,即使遇到些暂时的小困难,也没什么大不了。这是姜军给自己做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