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慈琪和她的诗
“好读,有诗意。”这是我对组诗《梦游的孩子》的评价。听起来简单,做到很不易。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写诗的人)以为写诗就是写出不太好懂的文字,这样才见水平。唉,怪不得读诗的人这么少,比读小说、读童话的人少多了。现在你来读读慈琪的诗,很好懂,却又不是大白话。每首都这么精致,这么情浓,这么有想像力,这么音韵流转。
除写诗外,慈琪也写童话。应该说她更喜欢写童话。在重点中学的紧张学习中,她写出一部又一部的中篇童话、长篇童话。2007年第6期《少年文艺》上,编辑一下子选了她两篇童话。我对慈琪说:“比起你的童话,我更喜欢你的诗。因为我的童话有可能写得比你好,而我永远写不出比你更好的诗。”我的诗就发表在近30年前的《少年文艺》上,没有人记住它们。但我觉得慈琪的诗有可能改变人们对诗的阅读,既然诗可以不那么难读、能像小说那样扣人心弦、能像童话那样飞舞着幻想、却又平添了令人齿颊留香的绕梁余音。如果把《梦游的孩子》做成书,再像绘本那样配着亲近心灵的诗句把这一个个梦画出来,多美。慈琪也喜欢画画,她很希望能为自己的书插图,但高考将近,这个梦显得奢侈。
一位赴美留学的读者给我写信,我顺手将《梦游的孩子》发去让他看。他回信说:“节奏感和内容完全为感情服务,没有冗赘的词汇。17岁的孩子如何学会练达的呢?这对我来说很不可思议。恕我多问,这个孩子的家庭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不希望她是因为某些成人的因素变得敏感而多思的,那样代价太大了。”对这样的猜想慈琪感到好笑。慈琪的家庭幸福完整,也不贫困。聊起怎么会写这组诗的,她说好像是几米的一幅画触发的。她喜欢几米的某些描写森林、梦幻的画面,如《森林唱游》,就是那种偏重蓝绿冷色调、有夜晚的神秘味道的。她说她写东西一向不会提前构思,都是随着感觉走,开始时写一个梦游的孩子,写着写着他就成了单亲家庭的穷小孩……“我常在书上、电视上看到那些身世不幸、家境窘迫的孩子,还有那些弱小的饱受人类欺凌的动物们也一样,不能说是同情他们,只是希望他们不会因生活的沉重而丧失对光明、对梦想的信任,也希望唤起人们对待同类和动物的平等之心。”
《梦游的孩子》原是一首短诗,07年暑假写成的。到了08年4月,慈琪在整理文件夹时发现这篇旧作,忽然产生继续探索下去的欲望。然后她打定主意要把《梦游的孩子》写成组诗,计划写出33首(不是34首,也不是32首)。她在准备期末考的两个多月里一鼓作气完成了这个计划,有时一个晚上能写四五首,感觉“下笔如有神”,挡也挡不住。不过期末考的成绩就别去提它了。
慈琪想当一个作家——儿童文学作家,这方面的发表、奖项多有斩获。上《山羊兹拉特》这一课时,被称为“永哥”的班主任说:“写童话的人都是很纯真的,比如慈琪同学……”于是全班同学像看山羊一样看着慈琪。纯真的慈琪同学从小就喜欢把课外书带到课内来,作业本上写满、画满她的天马行空。初二下学期结束时,老师通知家长,说慈琪的成绩连普通高中都别想考上。父母只好向校方请假,让慈琪在家自学。两个家教,一周来两次。慈琪比韩寒争气,自学六个月后参加中考,成为全班唯一考进温州中学的学生。但进了高中后慈琪故态复萌,写作——卫星上天,学习——红旗落地,面临高考父母只好再次祭起回家自学的法宝……
你可能想知道,慈琪是怎么认识我的?原来,慈琪妈妈在网上看到首届中国童诗年会要在宁波举行的消息,与会者名单中有我的名字。琪琪号称14岁前已读遍我和郑渊洁的作品,于是缠着父母要去宁波。既然答应了女儿,妈妈便整理打印出一本《慈琪儿童文学作品选》,想请作家们指教。但当爸爸妈妈陪着慈琪找到我时,琪琪紧张得要命,一点也不像天才的样子。
梦游的孩子
【《梦游的孩子》组诗,用一个个小片段讲述一个小孩子和他的单身妈妈在一起的生活。他们很穷,但他们很满足。小孩子在苦苦的生活中,依然保持着快乐的心境和纯真的幻想。】
序
妈妈,我可能在任何地方睡着
大概是梦游吧
可我知道自己走在什么样的道路上
从来没有人走过
——除了爱丽丝的兔子
和萤火虫的远航
我可能在银松的枝头睡着,妈妈
如果你找来了
请不要摇动那棵树
不要惊醒那么困倦的我
和那群刚刚回巢的夜莺姑娘
有冰蓝色的音符挂在耳旁叮咚轻响
妈妈
那是我听过的最长的催眠曲
因为每次你给我唱的时候
总是会比我先睡着
我只好把自己的梦境摇响
妈妈
我想念自己的小床
虽然它铺满了潮湿的棉絮
只有黑亮的甲虫与我做伴
银松的枝头挂了一张闪光的银床
可我在上面怎么也睡不好
大概,只有高贵的精灵才睡得习惯
我会回来的,妈妈
虽然这里的一切都那么有趣
连蘑菇都知道怎么扮丑相
但我依旧不喜欢
用露水和清风做的早饭
啊,如果我能在傍晚之前赶回来
请别忘记,妈妈
为我留一份 蔬菜浓汤
(一) 空邮箱
有人正从我家门前溜过
蹑手蹑脚,偷偷摸摸
妈妈,那是常住屋后的流浪猫吗
还是刚刚出生的青蝈蝈?
带着一种奇妙的小声音
窸窸窣窣,哔哔剥剥……
我猛地推开门
一只停在邮箱上的麻雀
惊慌地跳着走了
邮箱里露出一点米白的颜色
像一片迷了路的雪梨花
安安静静,听痴了鸟儿的歌
真是奇怪
从来没有人给我家写过信
空空的邮箱
早已做了松鼠一家温暖的小窝
是绿衣服叔叔太迷糊
把本该寄给隔壁拉布拉多犬的请帖
当成了给我家小狗的问候了么
——它的名字叫小太阳
可不是隔壁的金多多!
我拿出了这封信
上面的字迹
是弯弯曲曲的常春藤
圈起了一个又一个爱心
一笔一划工工整整
啊,是一个叫做爸爸的人写来的
收信人是妈妈
附带一块薄荷糖给我
我吃掉了糖,跑进屋
把信交给妈妈读
邮箱又空了,大概要等到明年
才能等来下一个访客
可是,妈妈
你为什么读着读着
便开始不断地哭呢?
(二)螺壳
屋顶又破了,妈妈
雨珠全都跑到了我的被子里
我睡在了浅浅的河床中
滴嗒滴嗒地做着有关水的梦
一只巨大的螺壳向我移过来
炫目地闪着它精致的斑点和条纹
我张开手向它迎去
像拥抱一弯胖乎乎的彩虹
妈妈,这是最好的旅行工具
我可以将我所有的家当搬进这只
巨大巨大的螺壳——
一颗空心的小石子
收藏了溪涧奔跑的声音
一簇春天的布谷鸟的羽毛
染了夜的黑与日的明
一朵枯干的小蘑菇
怀抱着风的轻语细细听
还有一张简陋的小卡片
上面写着:
亲爱的妈妈,我爱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