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苦难和心灵苦难的书写者(彭博)

(2013-06-25 11:38:05)
标签:

短篇小说

评论

文化

分类: 文友评论
按:辽宁文友彭博读我的小说最多,也最认真,让人感动。她写的这篇评论充满溢美之词,让我既喜又愧。贴此,既为感谢彭博文友的好意,也为自我激励。

         生活苦难和心灵苦难的书写者


 

                           辽宁锦州  彭博

 



 初识张遂涛是在全国公安文学论坛上,看了他写的《夜警》,我十分吃惊,这篇小说里叙述的故事,恰好与我身边发生的一件事不谋而合。在外人看起来,警察这个职业是光鲜而神武的,只有深陷其中的人才明白,根本就是一地鸡毛。厦门与东北远隔几千里,张遂涛却写出了一件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我惊叹,这位公安作家思想的深刻。没有多年的从警经历,以及很高的文学素养,是写不出《夜警》的。《夜警》中的老余不是智勇擒敌的英雄人物,他是200万警察中间普通的一员,他有他的职业理想和生活诉求,他眼前的生活目标是希望退休前能调到副处。与其说年复一年的出警经历,让老余有些麻木,凭借感觉工作,不如说生活的本身就充满了无数的变数,警察是人不是神仙,不可能做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原本一个很简单的警情,却演变成一起杀人案。这成为警察老余退休前的最大败笔。《夜警》着墨不多,篇幅很短,却像一面闪闪发光的多棱镜折射人生、折射社会,写出作为一名基层警察的艰辛和不易,与那些事迹材料般的公安小说相比,《夜警》这篇小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蕴含着更加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甚至可以说是一部值得研究的作品,因为它真正地表现出了警察职业中的最容易面临的窘境和心灵苦难。然而张遂涛并不做评判者,他是个高明的作家,一个高明的作家会让自己与笔下的人物疏离,他只是一个叙述者,生活秘密的发现者和代言人。

自从读了《夜警》之后,我又陆续阅读了《紫杉棺木》、《装修》、《秋生之死》、《道路崎岖不平》等非常优秀的作品。我渐渐被张遂涛对世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所折服。他从来不避讳生活中的苦难,也从来不避讳人们心灵的苦难。他为读者揭开一个丰富而多义的世界,而他的每部短篇小说都仿佛是一件微雕作品,虽然篇幅不长,但是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水平都是极高的。短篇小说《紫杉棺木》仅仅写了五千字,却写出了人类最大的苦难“死”苦,在读完《紫杉棺木》之后,我感觉非常震撼。他写出我们人类在面对死亡时的孱弱、渺小、无力,甚至好笑。在外婆眼里,外太公早该死去了,可外太公却比外婆多活了十几年。原本应安安稳稳地躺在棺木里的外太公,却被火化了。象征着中国古老安葬文化的紫杉棺木还在,但是躺在那里的,不是一具全尸,而是一捧骨灰。作为家里的最长者,应当受到最高的礼遇,却因为老而无用,屈居羊圈旁的小屋。外太公用“活着”嘲笑自己的儿孙。他对世界还是有温情的,当他“手心摊开里面十几颗花生仁给‘我’时”,其余的时候,他都是冷漠地看待这个世界,与这个世界默默地对抗,当然,当他最后听说“必须到县城火葬,不许再用土葬”的时候,还是屈服了。《紫杉棺木》表达出“与我们现代人渐行渐远的不光是古老的安葬文化,还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百善孝为先’的孝文化,”实在是令人唏嘘,发人深省。

    张遂涛作品蕴含着悲天悯人的情怀,他擅写普通人的生存之痛,即便是在苦难压迫下,依然散发人性善良的光辉。像《道路崎岖不平》中的舅舅,表达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和对待人生乐观的态度。像《我们的癌》里的新宇,面对生活里的千愁万绪,依然保持一颗纯净善良的心,面对一切,整个作品里充满了温情与力量。

张遂涛的文字清新细腻,不疾不徐,娓娓道来。看了《马桶》,我仿佛看了一场小电影,很温馨很缓慢的画面,一点点拼接起来。而《装修》也是,篇幅很短,却写出了典型的中国式婚姻,演绎得很好,这篇小说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暗喻,告诉读者,其实婚姻就像装修,需要不断地修修补补,不断地改进,会有失去有添加,有改变。

张遂涛生于七十年代末,这一代人成长道路基本上都是一帆风顺的,没经过什么大的波折。可以说,这一代人过于注重自我感受和享乐,不会思考也不愿意思考。但是,他却不耽溺于此,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警醒的,始终保持敏锐的感受力,体察世道人心。他挚爱文学,写作态度很认真,很严谨。

《秋生之死》里的秋生,诠释了现代人内心的一种苦难,当内心理想与现实生活起冲突时,主人公寻找一条抗争之路,不愿意麻木,不愿意与这个充满缺憾的世界同流合污,可最终还是走投无路,因为秋生发现,这个世界是无法改造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缺憾,而人作为世界的一部分,更是无力改变这个世界,就像文中所说“肉是生命,植物就不是生命了吗,肉不能吃,那么植物也不能吃。” 我很惊叹,张遂涛思考的深度和宽度。

张遂涛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作家,他真正地把写小说当成事业来做,他信仰的是“文以载道”,他认为文学应该是人类灵魂的栖息地。他与那些语言花哨,迎合大众趣味的通俗作家不同,他怀着对这个世界的怀疑态度,他始终对生活保持警醒,他用文字记录人生,去诠释这个丰富多义的世界,他对普通百姓怀有深切的爱,为他们著言立说。他以独特的敏锐力和感受力写出了生活的苦难,写出了人们内心的苦难,却散发人性善良的光辉,就像一束光,引导人们在黑暗中前行,心中仍然满怀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