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笑我不宽容(为11月16日“世界宽容日”所作)

(2012-11-16 12:41:11)
标签:

宽容日

文化

分类: 越来越散

西流按:不是《海峡生活报》妙婵约稿,还不知道有“世界宽容日”一说。“宽容”是个好议题,今天懂得宽容的人想必不太多,要不这个世界不会如此乱糟糟。文章名本想写为“笑人不宽容”,想想宽容首先应成为一种自律,不要笑别人,扪心自问,自己有做到处处宽容吗?于是改为“笑我不宽容”,这也正是我想表达的。

  

 

 

         笑我不宽容

 

 

                                                    □西流

 

 

    进寺庙,最喜欢看的是弥勒佛,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的大肚子以及一脸能让你的心情立刻好起来的笑容,而是门口那副著名的对联:“肚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这说的其实是世俗的哲学。人类讲宽容,必是吃尽了不宽容的苦头。莎翁名剧中,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个家族间仇杀不断,连累得两个无辜青年也无法相爱,看了让人愤懑。武侠小说中这种故事也最多,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少的就是那种“再让三尺又何妨”的智慧。

    主张宽容的人必是看到了这种苦果,才想到“退一步海阔天空”,多年的仇人也因而可以“相逢一笑泯恩仇”。这种结果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双赢。

    但是宽容不能只成为对别人的要求,《圣经》云“别人打你的左脸,把右脸也伸过去让他打”,就把自己想象成那个打别人伸过来的右脸的人。对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圣经》中的另一句话:“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孔子作了注解: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宽容应成为一种自律,还是孔夫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设身处地替别人考虑;仍是《圣经》,“只看到别人的眼中有刺,没看到自己的眼中有梁木”,讲指责别人之前先检查一下自身,想必这样下来火气会立刻小很多。

    说到底这仍是世俗的哲学。真正的宗教不一样,以前总无法理解佛祖为何要舍身饲虎,耶稣缘何肯钉到十字架上,今天才知道,这是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不是凡夫俗子所能企及的,所以不讲。

    弥勒佛笑天下可笑之人,其中必有执迷不悟不宽容者,我们今天肚子也越吃越大,希望里面装的不只是脂肪,也有一点点“宰相肚里能撑船”的那种雅量。

                                     (刊发于2012年11月15日《海峡生活报》)

 

笑我不宽容(为11月16日“世界宽容日”所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