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另类翻译

(2010-09-23 21:22:33)
标签:

文化

分类: 视读笔记

前些时在网上看到一个热贴,有人用充满江湖气的大白话翻译《出师表》,看完让人喷饭,心想这人实在太有才了。举例言之:《出师表》中名段“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被翻译成“叔本来是一个种地的,在南阳有一亩二分地,在这个人砍人的时代,叔不想砍人,只希望不被人砍。你爸不嫌叔,三天两头地往叔屋里跑,问我如何管理帮派,我感激得眼泪哗哗的,从此跟着你爸四处砸场子抢地盘。”充满了当下流行的“恶搞”味。

网络时代之前,中国知识界流行的是后现代、解构,网络时代,知识界和非知识界开始流行恶搞。恶搞在某种程度上也类似解构,将一本正经给解得一点正经也没有。

其实这种恶搞,并非当下才有,当下的恶搞因为思维的定势,其实早已走入恶俗,虽然一时或能博人一笑,但终摆脱不掉被弃之如敝履的命运。以前的“恶搞”,现在看来,或许更有意思。晚上闲翻张中行《负喧续话》,在《一本译著的失而复得》篇,读到这样一则翻译,译的是《论语》中“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译文是“二月过,三月三,穿上新缝的大布衫,大的大,小的小,一同到南河洗个澡。洗罢澡,乘晚(疑为“完”误——西流)凉,回来唱个《山坡羊》。”张中行赞之曰“很妙,可以称为神译”,因得其神也。

张中行说不记得是在哪里看到的,疑是农村大老粗译的。《负喧续话》首版于1990年,根据后记,书里的文章都写于19889月至19895月间,则张中行看到这则翻译当至少在19895月之前,甚至更早。这时不仅没有网络,更没有现在流行的恶搞。后现代解构主义虽已开始流行,但是作者是否受解构主义的影响实在值得怀疑。张中行怀疑译者是农村大老粗,我不大以为然,先不说农村大老粗有没有闲情逸致读《论语》,即便有兴趣,能否理解得这么深入,并这么恰如其分地把它翻译出来,也值得怀疑。我认为最大的可能还是出于知识分子之手。或者是下乡的知识分子,在改造之余,出于游戏的心态,随口吟出来的。“游戏”在这里很重要,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那些有情调的知识分子,往往在兴头上,会玩些游戏笔墨。这些东西他们自然是不看重的,所以往往自谦,为的是“博人一粲”。在一个正统当道的时代,别人自然也不会看重,虽然看的时候也笑,也惊叹。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往往恰是这些文字,会流传得更广,更能从中看出一个人的才气和性情。说起来,也真是一个讽刺。

                                            20109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