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折书

(2009-05-04 22:59:51)
标签:

文化

分类: 视读笔记

200953  星期日 

白天值班,写《上海访书记》,未完成。

中午去银行汇钱,顺便到光合转了转,购《西滢文录》一册,九折后9.6元,乃辽宁教育版“万有文库”之一种,2000111刷,印量仅三千册。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陈源是鲁迅的主要论敌之一。惜乎,我们虽然经常听到看到鲁迅痛骂陈西滢,却很少读到陈西滢的文章,不知是否就因为被鲁迅骂过,所以就成为“避讳”之一?如果真的如此,那么鲁迅也未免太寂寞了一点,因为虽然他仍在作战,敌人却隐身了,那岂非变成了与风车作战?事实上,我们有些人对鲁迅的诟病,比如认为鲁迅过于“睚眦必报”,过于“小心眼”,临死还“一个都不宽恕”,很大程度上倒不是鲁迅本身有什么错,而在于我们读鲁迅往往脱离了当时的语境,我们找不到鲁迅所愤怒的真正原因,我们看到的只有凭空吹过的风,和无力转动的风车。因为敌人的“隐身”,让我们误解了鲁迅的愤怒。这肯定也不是鲁迅愿意见到的场面,如果他地下有知,也一定会恨我们的“好心”的,因为鲁迅自己,倒是很注意在他的文集里给自己的敌人留点位置的,就是那些作为附录的文章,让我们终于明白了鲁迅所以愤怒的缘由。

因为鲁迅痛骂过,所以就不让他的作品存在,这也许也算得上是一种待遇。我想享受这种“待遇”的肯定不止陈西滢一个人。还好,还有这本《西滢文录》可以管窥一下(编者陈子善说大陆出版的陈西滢著作还有199212月海天出版社出版的《西滢闲话》和19966月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双佳楼梦影》,但都很少见到),尽管编者陈子善在“本书说明”中明确提到“限于体例,陈西滢的政治和军事评论不收入本书”,让人仍然感到遗憾。

下午和河马同到第六晚,鸿益提到SM商业城正在做特价书促销。我奇怪,30号晚上刚去过,怎么没见。知道原来是在停车场以前卖瓷器的走廊处,或许那日未注意。于是打的和鸿益同去看,鸿益一本未买,我倒捡便宜,两折,买了一大堆,算下来也要108钱之多。鸿益对此表示很抱歉。后同去地下一层晓风书屋,鸿益买《小团圆》,又非买一本《圣诞忆旧集》送给我,弄得我也很抱歉。

回家检视买回的打折书,竟然发现一套《同名异书汇录》竟然匆忙间只拿了下册,于是打电话给在那里卖书的“安鬼”(鸿益的朋友),托其代查。

读了几篇买回的周泽雄《说文解气》,感觉颇好。周的认识很有深度,而文章也写得漂亮。以前虽读过一些他的文章,但并未买过他的著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高兴》
后一篇:《说文解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