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话儿

标签:
杂谈 |
分类: 越来越散 |
河南话儿是啥?就是河南方言。有人写文章说现在是英语在屠杀其它语言了。我说,其实普通话也在屠杀其它方言了。现在不是有不少人担心再过几年厦门的小孩子就不会讲闽南话了吗?就连我们老家农村,学生也都是要讲普通话了。我说这样好,我当年上大学就是因为不会讲普通话被人家给狠狠地嘲笑了,我现在也还因为普通话讲得不好被人家给狠狠地嘲笑着。
普通话在屠杀方言哩。但是也未必,有些方言还是有它让人羡慕的地位哩。比如北京话,比如广东话,比如上海话。普通话是城市人的话,北京话广东话上海话就是贵族人的话,而我们这样的河南话也就只能是农村人的话儿啦。就连因为赵本山的小品而沾了光的东北话,咋听也只是乡镇企业家的话儿——虽然热,但到底土呀。
我就很为我的河南口音羞耻呢,我就吓得没事时不敢开口了,我就觉得听到的河南话刺耳了,我就觉得推广普通话实在是英名了,觉得方言都该把头伸到普通话的刀口下面等着屠杀了。总之,我是没有感到我们河南话儿的好啦。
然而现在我的眼前突然就亮了,先是冯小刚的《手机》里都讲起了河南话儿,连范伟这东北爷们也放弃了东北话讲起了我们河南话儿,我就听出了我们河南话儿的魅力了。听到守电话的大爷“咦”着长声惊讶,鼓捣着电话机说“咋会是三矿呢?”时我就被逗得笑了,听着三矿传达室里的大爷咳嗽着敲打话筒要找牛三斤时我的心就温暖了。
原来河南话儿还有这样的魅力哩!
接着河南作家阎连科在他的新小说《受活》里就直接用了河南话儿了,他写着河南人的语气和腔调,这就写到骨髓里去了。大家就开始议论方言的写作了。就连作家李陀也表示要找个会河南话儿的人把小说给他念一遍了,说这样肯定更过瘾。其实方言小说并不少见,老舍用的是方言,王朔用的也是方言,就连很难懂的上海话也成就了一部名著《海上花列传》,这都是方言小说成功的典范哩,也是方言魅力的典范哩,可是大家还是觉得阎连科的《受活》在语言上有突破,有探索。这是为啥?因为这是弱势方言,是农民方言的一次大胆尝试哩。
小说还没看完,就又在网上听到了一首河南方言的歌,歌儿本来是用东北话儿唱的,名字叫《大学自习曲》,但是谁说这歌儿就只能用东北话儿唱呢?河南话儿唱出来照样逗,照样好笑,照样好听。甚至比东北话儿唱出来更好听呢,因为它节奏感更强,也更有力量哩。
我心说没想到河南话儿还这么多门道呢,还这么多曲曲眼呢,还这么有幽默感呢,我当初咋就没注意呢,咋就瞎自卑呢,咋就想着主动挨屠刀呢?你说我现都觉悟成这儿了,你以后还让我咋用普通话说话,咋用普通话写文章呢?
真是没(念“目”音)有(念“牛”音)法儿啦!
注:本文已发表于2009年1月22日《厦门晚报》,漫画作者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