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越来越散 |
按:今年2月28日,公安部、中央综治办、建设部、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六部门召开会议,专门部署联合开展全国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行动。并且这项行动被提高了到关系民生的重要高度,我觉得并不为过,甚至,我认为这项行动早就应该开展了。因为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社会自行车保有量达到4.7亿辆,而据抽样调查,近几年来,全国每年被盗自行车近400万辆,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也许在厦门感觉还不明显,但是在北方,如果谁没有丢过自行车一定是件足以让人感到稀奇的事。就以笔者为例,也已先后丢过两辆自行车。为什么盗贼这么猖狂,甚至在许多地方,简直是明目大胆地销赃买赃,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销赃场所?我认为买赃的人也可以说是“功不可没”、“推波助澜”。为了表示对这项活动的支持,特贴出写于三年前的这篇小文,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从而不再购买赃车。
朋友新换了个单位,离家远了,就无法再步行,于是决定买辆自行车。其实朋友是根本不必骑自行车的,这并不是说公车很方便,而是她们单位每天上下班都有班车。但是朋友有她自己的理由,她说“这叫自我强迫锻炼身体”。并且,相对于班车而言,骑自行车也利于自己把握时间。
为了达到经济上的最优化,朋友很自然地就想到去买一辆“赃车”。虽然明明知道这是违法的,但是朋友仍然有她自己的理由:现在小偷这么猖獗,你花几百块钱买辆新车更不划算。而赃车不过几十块钱,就能买辆七、八成新的,即使被偷了,也不那么可惜,何乐而不为呢?
我得承认朋友说得有道理,因为按照我得想法,也是买辆赃车最合算。这就跟买盗版光盘一样,既然质量相差无几而价格悬殊,又没有其他得利益刺激,那么何乐而不为呢?没过几天,朋友果然推来辆自行车,花六十块钱买的,朋友很得意,看看吧,跟新的一样。
然而没有几天,朋友就很沮丧地告诉我,新买的车丢了!然而她并没有沮丧多久,她准备再去买一辆,既然这么便宜!
那么这辆车真的像她想象的那么便宜吗?我突然怀疑。从表面上来看自然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在它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阴谋”。这个“阴谋”使这辆车的附加成本明显地升高。
这个所谓的“阴谋”就是“赃车”供销的两旺使同一辆车流转速度极大地加剧。换句话说就是偷车贼看到车这么好卖,偷盗的积极性得到了鼓励,从而使自行车的被盗风险加大。那么,我卖给你一辆车,虽然卖了六十元钱,但是还没有几天,我就把它给偷回来,你能说你买的是一辆便宜车吗?
似乎不能。但是这里同样还存在几个问题:1、我即使不买赃车,我的车也同样容易被偷。2、买赃车比买正规车便宜,而存在同样的风险,所以买赃车还是划算。这似乎是有道理的,因为我的一辆不是赃车的自行车,尽管我看护的很好,仍然还是被偷了。但是我们是不是因此就要去买赃车呢?
我觉得这里有个问题需要弄清楚,就是现在之所以会出现上面所列举的情况,正是因为我们习惯于买赃车所造成的一种恶果。假想:1、我们一开始就不买赃车。2、小偷偷了自行车并低价出卖。3、我们仍然不买赃车。4、小偷因赃车销路不好,而失去继续偷车的积极性。5、我们自行车被盗的风险减小,风险成本降低。而我们目前的事实是:1、我们的自行车被偷。2、我们要买新的自行车,而我们又怕新的自行车继续被偷。3、市场上有低价赃车出售。4、我们为了“减小”再次被偷所造成的损失,从而决定买赃车。5、赃车有了市场,小偷偷车的积极性提高。6、我们的自行车被盗风险加大,买赃车更显划算。7、造成恶性循环。由此可见我们之所以会出现今天这个局面,很大程度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那么,目前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是继续买赃车呢,还是去商店买正规的车?我觉得在我们已经陷入“怪圈”泥淖的今天,这是一个难题。首先,我们买赃车只会使这个“怪圈”继续扩大;其次,我们单个人去买正规车,同样也只能作这个“怪圈”的牺牲品,因为我们花更多的钱买的车和他人花较少的钱买的赃车在目前具有相等的风险系数。所以,如果不是所有的人同时拒绝赃车的话,我们在目前买赃车倒是划算的。
那么,看来我们还是得去买赃车了?我的意见是,暂时不要买车。但是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的建议,因为与区区几十元钱相比,更多的人还是会选择生活的方便。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看护好自己的车不再被偷了。可是,很遗憾地说,我在这个上面曾经下过很大的功夫,但是,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没用。
20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