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视读笔记 |
译本
如果是外国书,那就不只是版本的问题,还有译本的问题了。译者不同,书的质量往往能差到十万八千里。所以译本的选择很重要。如何选择,这是个难题,因为如果你懂原文,那么也就不用选择译本了,如果你不懂,你也就无法分得清到底哪个译本更准确,哪个译本更传神。拿我这样一个学了半辈子英语,但是照样说不囫囵的人来说,我只能采取一个蠢办法,就是拿几个不同的译本放在一起比较,首先看译文本身的质量如何,如果本身都很蹩脚,那么也就别想它能实现什么“信、达、雅”了;其次,是找一句各个版本明显翻译得不同的句子,然后对照原文,一个个比较,如果连基本的正确都无法保证的话,那么其它也就可想而知了。要是都正确,那就只能靠感觉了,感觉哪个好就是哪个。这是指英文,如果是其它文字,那么我也就只好抓瞎了,只能跟着感觉走,至于翻译得是否准确,是否能传达原著的神韵,就只有靠碰运气了。所以有人说读译文,往往读着读着就变成了读译者自己的作品。这话看来并不夸张。
真正夸张的是不懂外语也能搞翻译。那天我去思无邪,跟小翁谈到我新买的茨威格《昨日的世界》,小翁一听版本大声惊呼完了完了,然而再听译者的名字却又笑了,说还好,至少质量还能保证。我被他这一惊一乍弄得丈二和尚摸不找头脑,惊问何故。小翁说这个译者特不地道,拿了人家的译本然后作些字词的修改,就变成了自己的翻译,但是还好,修改的地方不多,所以质量还能保证。你说,连这样荒唐的事情都出现了,我们还能不注意译本的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