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码头—— 赤水市大同古镇(2)

(2010-01-27 09:21:46)
标签:

贵州

赤水市

大同古镇

古码头

古代工程

质量

壶穴

黄角树

摄影图片

分类: 贵州赤水

古码头—— <wbr>赤水市大同古镇(2)

 

    如果是沿着大同河边的石板路到古镇去,远远就能看到古镇几棵硕大的黄角树下的古码头。

    提起贵州赤水市大同古镇的形成,熟悉这里的人们,都自然而然地把古镇的形成源于古镇旁的这座古码头。或者干脆说,因为有了大同河边的这个码头,才有了这座大同古镇。

    可以想象,昔日,往来于大同河上的船队和商贾,会给这个小小的古镇带来了怎样的繁荣。

    无动力木船航运,是农耕时代的水运特点,可以说,静静地卧在河边的这个码头,见证了过去的一个时代。

    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座就地取材,用红条石铺就的码头,历经了几百年的洪水冲击和年复一年的风雨洗礼,虽然,每一个石头台阶都被磨得圆润光滑了,有的有了深深的凹印,但如今,依然完好地卧在河边,不能不令人赞叹那时候的工程质量。


 古码头—— <wbr>赤水市大同古镇(2)


 

古码头—— <wbr>赤水市大同古镇(2)

 

     码头的设计非常人性化,一边是运送货物的坡道,一边是供人行走的台阶。造型简洁实用,且美观大方。通道基本与河岸并行,以减缓通道的坡度,到了河边,码头则呈圆弧形,这样又延长了泊位。
 

古码头—— <wbr>赤水市大同古镇(2)


     运送货物的木船从这个码头起航,可以到赤水河,然后,经过四川宜宾,进入长江。

 

古码头—— <wbr>赤水市大同古镇(2)


 

古码头—— <wbr>赤水市大同古镇(2)


    码头边上的石砌护墙也非常完好。石墙河道边有块巨石,上前看,发现巨石上有个石狮的头,估计是古人为镇河护航而凿刻的。

 

古码头—— <wbr>赤水市大同古镇(2)

 


古码头—— <wbr>赤水市大同古镇(2)

 

     码头边,过去为船夫和路人遮荫而栽下的黄桷树,虽然有百多年树龄,但仍然枝叶繁茂。

古码头—— <wbr>赤水市大同古镇(2)


 

古码头—— <wbr>赤水市大同古镇(2)

 

    因为是冬季枯水期,码头的下方河道上河床裸露出来,象一个半岛,伸向河中。河床上耸立着几块被洪水冲卷下来的巨石。

 

古码头—— <wbr>赤水市大同古镇(2)


    裸露的河床上沾着薄薄的泥浆,非常湿滑。

    小心翼翼地边走边拍,几次差点滑倒。

    洪水是如何把这样大的巨石冲卷下来的呢?洪水的威力竟如此巨大。站在这巨石旁,远眺古镇旁的码头,又一次感叹古人建造码头的工程质量。


 

古码头—— <wbr>赤水市大同古镇(2)



古码头—— <wbr>赤水市大同古镇(2)

 

    河床上的这片石头很有趣,象一个鱼头。鱼头上的圆洞象鱼的眼睛。

    这个圆洞在地貌学上叫“壶穴”,是一种典型的丹霞负地貌。是由于山区河流中的水流挟带砾石,在构造破碎或岩性软弱处冲刷、研磨,长期磨蚀红层基岩河床,形成的壶状空腔。

    这个“壶穴”比较小,正在形成中。有的河床上,有成群的大壶穴,与周围清澈的河水和红色的河床配在一起,很有观赏价值。
 

古码头—— <wbr>赤水市大同古镇(2)



古码头—— <wbr>赤水市大同古镇(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