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琐记随拍 |
邻居每年都要在小平台的花盆里种上几棵葫芦,孩子们看了高兴,大人们也喜欢。这不,爬满架子的茎蔓上,已经接了许多葫芦。
葫芦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夏秋开花,果实的形状因种类而异,具体的说又分为葫芦、瓠子(果肉可食用)、匏瓜(瓢葫芦)等。我拍的这组照片中,有葫芦、匏瓜(瓢葫芦)两种。
葫芦是果实中间细、象大小两个球连在一起,形状酷似阿拉伯数字“8”的这种。
匏瓜,果实呈梨形,也叫瓢葫芦。果实成熟后,果壳对半剖开,去掉瓜瓤,称为葫芦瓢。我是在附近的丝瓜架上拍到匏瓜的。
我国种植葫芦的历史是很早的。而且葫芦曾与先民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诗经.豳风.七月》云:“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就是说,七月吃嫩葫芦,八月摘下老葫芦做容器。葫芦有多种吃法,可荤食烧汤,也可素食做菜,还可腌制或晒干.不过,与其他瓜果不同的是,不论葫芦还是它的叶子,都要在嫩时食用,否则成熟后便失去了食用价值。
葫芦还曾被当作浮具,作成葫芦船,过江越海,又称“腰舟”。
葫芦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代表象征。葫芦谐音“福禄”,其枝茎称为蔓带,谐音“万代”,故为“福禄万代”。讲究一些的,则用红绳线串绑五个葫芦,称为"五福临门"。《诗·大雅·绵》曰:“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这个“瓜瓞”就是葫芦,意思是人类出自葫芦瓜。神话传说。在远古时代,地球上闹了一场特大洪水,女娲与伏羲兄妹躲在了葫芦船上,逃过了一劫,人类全部灭绝,唯留下女娲与伏羲,二人便结为夫妇繁衍后代,人类生命得以延续。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葫芦还常常与神仙和英雄为伴,被认为是给人类带来福禄、驱魔辟邪的灵物和法器。如背在八仙之一的铁拐李肩头的那只葫芦,那里面有饮不尽的玉液琼浆;有能使人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甚至还拥有可以烧干大海的巨大威力。寿星南极翁的寿杖上,就系有葫芦。济公和尚平时也常把一个葫芦挂在腰间。葫芦与道教、佛教有着很深的渊源。道教徒在练丹时常用葫芦做容器,道教的始祖太上老君便是用葫芦来装仙丹等。
葫芦即能盛药,本身也可入药。葫芦味甘,性平无毒。能消热解毒,潤肺利便,愈是陈年的葫芦,疗效愈高.人们常说"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因为葫芦有很强的密封性,潮气不能进入,容易保持物品的干燥,有屏蔽外部气场的功能,所以古代人们多用它来装药,以保持药物长时间不变质。古代医学家孙思邈扛着锄头去采药,锄头必挂着一个药葫芦。过去有的药店门前也挂一葫芦幌子,后来人们因此就称卖药的和行医的为"悬壶",美称医生职业为"悬壶济世"。
在人际交往中,葫芦都是难得的、尊贵的、有文化品味的礼物。葫芦被赋予艺术性,始于明清之际,而在清初的康雍乾三朝达到鼎盛,康熙曾以葫芦器赠彼得大帝,乾隆帝也曾将一葫芦鼻烟壶,交访华之英国大使马嗄尼转赠英王乔治三世。
总之,葫芦是中华文化中有丰富内涵的果实,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瓜果,还是一种人文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