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7.37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2017-10-03 09:52:43)
标签:
定弘法师国学讲座论语述而钟茂森 |
分类: 四书研习报告 |
最后,我们来看最后一章,三十七章: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厉」是讲严肃。普通人温和和严肃就不能兼而有之,不是温和太过、严肃不足,就是严肃太过、温和不足。「威」和「不猛」也是这样,这威一般人就带着猛,就带着杀气。「恭」,恭敬,就会显得拘束不安,一般人都是这个样子。孔子不然,你看他,他很温和,温良恭俭让,平易近人,可是你听他的语言也很严肃、很厉害。为什么?他不跟你讲邪法,他有威仪,威是威仪,但是又不凶猛,没有戾气;恭而有礼,但是又没有拘束,非常安详自在,这是孔子德行自然显露的情形。《朱子集注》里面说,「人之德性本无不备,而气质所赋,鲜有不偏」,鲜是少,很少有不偏斜的,「惟圣人全体浑然,阴阳合德,故其中和之气见于容貌之间者如此。」这是他能够行中庸之德,既不过分,也无不及,阴阳合德,中和之气流露于言表。这个学不来,只能真正在心地存养功夫上下手,他就自然做得到。
蕅益大师讲了两个字,叫「像赞」。真的很形象,孔子那个画像,画出来的样子,真正画得好的,传神,就能够画出『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种情形。一个人真有圣贤存养功夫,他气质自然流露出来。我们接触恩师,跟他老人家在一起,真的就感觉到他很温和,但是又很严肃,不会跟你在那里嬉笑,你不敢跟他嬉笑。但是他很平易近人,他没有戾气,威而不猛,他有威仪,但是绝对不会那种凶猛的样子。他很少现出凶猛的相,除非你犯大错误,那他会现出一个猛相来教训你。但是,还是你会觉得他严厉的教训你,你一点逆反心都没有,你会甘心情愿接受。他很恭敬又很安详,一点拘束都没有。这都是什么?圣贤存养。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述而第七篇」,我们就全部讲解圆满,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