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生当个好妈妈之前,我并不认为一个“不好”的家长会造成什么后果,所以也并不认为一个“好家长”对孩子的帮助能有多大。
我生长在农村,说实话我的父母也并非合格的教育者。我的父亲脾气不好,母亲大字不识一个,周围的邻居情况也差不多,家里有三四个孩子,散养居多,也从来没过问过“孩子成绩”或“成长心理”之类的问题,如果你考得不好,那就回家做手工,如果你觉得不公平,也没人担心你自闭或长歪。所以看惯了那么多“随便”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并没差到哪去,感觉当一个“合格”的家长,并不是多难的事情,是吧。
慢慢的就看到一些细小的不同。
比如,有教养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感情更细腻,思想更丰富,行为上更有礼貌。在对待生活一些小挫折上,与父母更亲近、有沟通的孩子,会更有经验去处理,表现出来的举动不烦燥、有条理。有教养的父母除了丰富孩子的知识,拓展孩子的见识,也让孩子的心灵更纯粹,胸怀更宽广。
网络疯传的这句话实在触动人心:人在年轻的时候,千万不要借口工作忙而忽略对孩子的教育,在年老的时候,一切荣华富贵都是过眼烟云,而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你晚景惨淡。
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你晚景惨淡。听得人胆战心惊。
在我看来,孩子的成器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父母。因其孩子在年幼时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如白纸,由你自由挥墨,如泉水,由你引导流向。好的父母,带出优秀的孩子,不好的父母,放任自流,或施加恶的影响,泯灭孩子出色的基因。世上自然也不缺乏自学成才的孩子,没有他人的助力取得成功,然而在他们幼年的成长中,引导者留下的印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正面或负现的,都在孩子未来漫长的一生中划下浓厚的一笔。
而我们因自身的原因,在教育上有自我的局限性。比如我们脾气不好,容易失去耐性,比如我们知识有限,对孩子的帮助很小。但首先,无论我们怎么样,只要有一个“当一个好父母”的愿望,就有自我改变的可能。
自小泥出生之后,我自己的改变是十分明显的。
我之前做事没有计划性,做事随性,而现在我起码做足了之后十后的规划,比如金钱的存储量是否够孩子的健康营养上学之用,房子的更换是否影响生活质量。我少女时期做事没有耐性,现在可以为了买小泥喜欢的绘本研究十几个小时。我自己也不喜欢旅行,现在每年起码出游三两次。
然而我现在这样就算是好父母吗。我合格了吗?
我个人认为,好的父母应该是这样的:
一是以身作则。说一套做一套,怎么以身树德,怎么有说服力呢,孩子又凭什么会听你的呢?要求孩子做个有信用的人,你自己答应的事情要先做到;要孩子做个孝顺的人,你得检讨一下自己对待公婆与父母是否尽心尽力;要求孩子上进努力,你反省自己回家是否立即玩手机上淘宝。
二是温暖的家。温暖的家首先得有爱做基调,我要求每一对父母,如果你们不相爱,那起码请你们保持和平的家庭基调,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大人累孩子更累,不仅无法保证日常的生活宁静,对孩子将来的心理发展尤其不健康。不安全、不舒适、不快乐的环境,是心理歧形的温床。
三是适当沟通。两代人的麻烦与隔阂,如果不通过沟通就必然影响到亲子感情,世上没有说不通的事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总会带着自己的想法去验证一些事情,犯错,惹锅在所难免,而我们是第一次当父母,我们的经验并不比孩子好上多少,都是新手么,互相谅解一下,“孩子,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妈妈呀?我会努力的。”而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也不必太过急于求成:“你错了,妈妈会帮你改正的,但你起码得认识到你的确是错了。”
四是放手独立。我们习惯了出生时抱着她,学走路时扶着她,做作业时陪着她,有一段时间,我的时间里没有小泥的参与,我就感觉很焦虑。我们分床睡觉是到小学的五年级,尝试了好多次,都不成功。后来我觉得自己学不会放手,我不放手,孩子一辈子都这么依赖我。我是学会了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但是我还得放会放手让孩子独立。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这个真的十分重要。我说一个例子吧,小学六年,虽然不是每一天我都陪着检查作业,但是每次期末考试我都参与其中,对难点重点作出标示。孩子情绪出现波动,我最经常说的一句就是:“放心吧,努力过后如果不行,还有妈妈呢!妈妈帮助你。”这句话曾经给孩子无比的信心,但是六年级最后一年怎么样了呢,小升初的考试中,小泥错失了曾经志在必得的市级重点中学。六年学子生涯我们一路荣华,没想在关键时刻遭遇惨败。然后初中时期,我的口头禅是:“妈妈帮不了你啦,你得靠自己。”小泥没办法,课堂自己记笔记,下课问同学,第一个期中考试得了全年级第一。为什么?因为独立就注定什么都得自己来,自己来就得主动,一个主动,比十个被动的接受强上十万倍。
五是接受失败。我经常鼓励、表扬孩子,但我也让孩子接受失败。小泥经常说:“如果当时我怎么样怎么样。。。”我最不喜欢她这么说,我认为当时怎么样已经是过去了,你觉得你当时不好,应该及时意识到:“我将来应该怎么样怎么样。。。”这才是正确的。沉浸在过去没有任何作用。失败就是失败了,接受它,直视它,改变它,或者在未来改变它,就好了。我经常跟孩子说,我这一生失败的次数太多啦,交际失败,工作失败,考试失败,好多次失败都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了我还不懂得进步,那失败就毫无意义了。我现在这么优秀的自己,就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再提升自己,慢慢地成长起来的。
很久没写过这么多字,也很久没有这么感慨,五个好父母的标准,你觉得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