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岁的时候悲花伤月,二十五岁春花秋月,三十五岁呢,于我,是收起一切浮华表象,种种理念人生,安安份份平平凡凡守着大本营安生度日,此时便是见着神仙,也无非求个平安健康团圆。
看书流泪的象上个世纪的事情,那种引发内心热烈的激情澎湃的故事,再看,有时反感觉十分无聊可笑,一看再看,一念再念的,似乎没有。连那本《我的爸爸叫焦尼》,对那个破碎家庭的同情与孩子最最纯真渴望的心疼,现在也化成烟一般的淡然。对于痛苦,知道不可避免,也知道怎么迎接。
最近新购的大批书中有本《奶奶的护身符》,小泥看完很不在乎地举在手里:“应该算是这本最好看的。全看完了。”我于是拿起她觉得最好看的书——她那样轻描淡写,我也十分云淡风轻。
我装模作装地念起来:奶奶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到山上的庙里求了一张平安符——嗯,这个奶奶真象我们平时身边的奶奶,蓝色碎花上衣,老式灰色裤子,灰色卷发,满脸皱纹,十分慈祥和蔼。

护身符叫“五百罗汉交通平安”,平安符是各种各样的,名字不一,求的地方也不同。在我们老百姓眼里,就算没有特别的心愿,一年也要换一道平安符护身,放在孩子的书包里、家里、车里,或者干脆戴在脖子上。这位奶奶求的,叫五百罗汉交通平安。
应该是,到了读书的年纪,担心孩子四处乱闯吧?奶奶希望孙子出入平安,不生意外。
于是小男孩戴着护身符,玩水,骑车,爬山,坐飞机,出海……一直戴着护身符。护身符里的五百个罗汉啊,真是不负重托啊,小男孩三岁,由山崖跌落,是罗汉手牵手把他拉了上去,36位罗汉跌下山谷……没了……六岁,小男孩坐飞机,飞机遇上乱流,有72个罗汉因保护飞机,抵挡乱流……没了……九岁,小男孩坐船出海,遇到海啸,又把无数个罗汉冲进寒流中……
现在,只有10位罗汉了。(我已经讲不下去了……小泥说:妈妈你怎么了,我把它撕了!!你怎么了?小泥小泥,你不明白,你真的不明白,你以为书让我伤心了……)
然后12岁的男孩,坐火车去远方。
当列车冲出铁轨的时候,十个罗汉奋身挡住了倾斜的火车,救出火海中的孩子。只有最后一位,苦苦支撑,不离不弃。但是眼看他的努力也要白费了,火势太大,他根本就救不出孩子。
孩子醒了,抱起罗汉冲出了火海。
最后的这位罗汉说,这位罗汉说:“真好,终于长大了呀!”他微笑着,对小男孩鞠了一躬,慢慢化成了灰烬,飘散在风中。
象罗汉所言,小男孩真的长大了,他独自踏上征途……未来的路怎么走,得靠他自己,未来的安全,五百个罗汉是再触手不及了。但是他们会在天上,遥遥地祝福他。
我真想说,那些个罗汉,就是我跟你父亲呀,宝贝。
自你出生起,我们那样小心冀冀跟在你身边,怕你摔了,伤了;你开始念书,担心你在陌生环境不适应,又是期待又是纠心,你的每一次进步,我们都无比欣喜,你的每一滴眼泪,我们比你更感心碎。
当我写下这些文字,那么平实无华的文字时,我为什么会流泪。
因为当我独自护理高烧的你的时候,当我给你喂奶洗尿布洗澡换衣服捡地上落下的小屎块的时候,当你整夜啼哭我只好抱着靠床睡盯着时钟一分一秒溜走的时候,当我辅导你作业眠干睡湿的时候……我把一切都视为理所当然。
然后,我看到另一些付出生命而“理所当然”、“义无反顾”的罗汉。
守护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方休。
只为守候着你长大……
有一天你长大了,我们也可以放手了……
本土绘本,真是让人欲罢不能啊。我心里有种隐约的痛快,那个充满激情的我在心里喊:是不是?我就说,我们的风俗人情,可以培育出更令人感动回味的故事来。是不是?终于来了一个!!以前总是抱着批判的心去看我们自己的习俗,有些看上去那么繁琐可笑,然而内心里是十分敬畏的,那是一种除却实实在在的生命之外的力量延续。那是一种白皮肤人所不能理解的共鸣、感恩。
这真是一本好书。好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