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那么多书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世上永远没有体贴的老公,也没有听话的孩子。真的,结过婚的女人都应该深刻地体会过这两点。
小泥自小在我身边长大,可以说我见证了她生命中的每一时每一刻。所以我这当妈的对她的个性可以说了如指掌。我们的感情也从来没有产生过大的隔阂或者考验,一直顺风顺水,顺理成章,她就那么长大了,我也就那么有井有条滴当起妈来了。
三岁前小泥胆子小,好动,但是见着生人就要躲,三岁后开始变坏,反叛,不听教,脾气变差,好哭,一哭就尖声大叫,特别是受不得委曲,一受委曲立马象世界末日,整得我又是道歉又是安抚。
但总的来说,小泥真是一个可爱乖巧的孩子。
我总是尽量做到尊重她,处事合理,公道,不夸张,奖罚有致,所以在孩子的心目中还是很有一点儿地位的。呵呵。本来我也没意识到我自己做法的优势,但是相比小泥爸爸,他对处理孩子纠纷的随意性,因对孩子期望过高而导致的情绪化,总是令孩子无所适从,所以我的那套做法,真得让他学习一辈子。
第一,树立权威形象。
说起来也简单,让孩子听话,你自己先得在孩子心目中有一个“说到做到”、“找妈妈就能解决”的形象。什么时候去树立形象呀?是不是孩子有事情的时候来表现一下你的处理能力呀?
孩子的事情并不是指令她伤心哭闹,或者不高兴得到一件小玩具之类的一定要产生情绪波动的对象——这时候再来树立形象已经是太迟了,在日常的相处间,你的个性,你的为人处事,已经深刻印入孩子的脑海,你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心中象明镜一样滴,她只是不会说,也不懂得“象妈妈这样的人”是不是社会上所说的“好人”。但是不管妈妈是好人坏人,她都是会潜移默化地学习的。如果你在外人面前总是浮夸地将自己的能力放大,那么孩子也会这样,当他这么干的时候,接受了外界对他能力的评价,那个时候他就知道,原来样做是不好的,而当他因为学习你而受到表扬,一样滴,他也会知道,原来妈妈这样做是好的。
自身的形象很重要。
第二,不长气不唠叨。
但有些妈妈很抓不住主题。我有个同学是个超级好人,但是容易说教。我到她家坐两个钟头,没有一刻见她不是在说孩子的:“告诉你别坐地上,凉。”“跟小泥分享一下吧,你这孩子,要我说几次你才肯把画笔拿出来?”,要我说,我干脆就让他们两个自己去解决。画笔不肯拿出来总有他的小心思。我同学说,他怎么老是不听话,真是愁死我了!我也觉得愁,天天对着一个好说教滴妈妈,我一定也会把她的话自动屏蔽。呵呵。
我跟孩子说理,总是有序号的:第一,你错在这里,第二,你可以这么做,第三……我不会长篇大论,说到后来自己也不记得要说什么。
第三,适时地妥协。
小泥最近很好看电视,因为看一两集《武则天秘史》就想跟。按道理这个剧不能让她看,内容不合适,超过她的接受能力了,再说一晚上放的时间也长,学习还要不要啦?别人家的孩子天天兴趣班呢,而且周一到周五都不让外出,因为作业没做完,但是小泥极早就做完了,她闲着。
她不敢找她爸爸,她找我:“妈妈,今晚能看电视么?”我说你还想看呀?我放两集虹猫蓝兔给你看不好?再看一会儿绘本,写写毛笔字,多好。她皱起眉头:“又是这些,我讨厌!”她并不是真的讨厌,而是不让她做她最渴望的事儿,所以就讨厌。我怎么办哪?我跟她商量,日记是要写滴,书法随她,爱练不练,作业不能出错,认真做作业,开心看电视。这事儿就结了。
我自己也看的,边看边解释,没想她对古代漂亮女人的戏这么着迷。我不让她看,不如看了跟她讨论。好好引导。这也算是我对她的一点小放纵。
想想我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看到好的动画片我也忍不住滴呀!!多渴望呀!!
所以有时我做的是:妥协。并想办法去令双方都满意。
第四,让孩子知道你不在说笑
我跟小泥好得她经常没大没小,但是我生气起来她是极怕的,我也经常命令她,瞪眼,沉声,简单的命令,她听得懂,并且很服从。
我觉得两辈之间应该有个相处的方式。
你得让孩子知道,你不是说笑,现在不是说笑的时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