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主妇生活手记
主妇生活手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334
  • 关注人气:40,5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的教室为什么看不到奇迹?

(2009-09-27 19:27:59)
标签:

教育

育儿

教室

奇迹

孩子

分类: 主题征文

    说好会收到出版商送的韩国某知名女性著作。但是打开来发现还有一本书,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奇迹谁不喜欢,于是偶就先打开书瞄了几眼,的确,把孩子的性情、才华当成培养的重点,却把成绩单、升学率当成次要,这在中国的教育中似乎不可思议,每一位老师都知道,成绩单是一位老师教得好与不好的证明,是家长选择学校的首要标准,甚至是学生尊重老师与否的一个准则。

 

    这是西方的奇迹。但是在我国几千年前,孔子先生就提出“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边玩边学习,这的确是一件令人十分向往的事情。中西文化贯通交流,于现在的教学方式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儿童教育书籍受到吹捧,是因为广大的家长们开始重视家教。

    我们可以从这位风趣可爱的老师经历里,看到培养天才的奇迹教室。

 

    教室可以培养天才,我们身为家长更能借鉴其中的经验,把孩子引导上正轨。

 

    有几幕很令我感动,比如老师教导学生时的专注程度,他那么专心地帮一位女学生做实验,以致头发着火了也不自知,他自我要求,教育过程中只想得到学生的尊敬而不是害怕,“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他耐心、公平、勤奋,他终于达到他的目的:他赢得了学生的信任。

 

    他把孩子的进步分成六个阶段。

    第一是害怕,孩子听话只是因为不想惹麻烦;第二是奖赏,有点进步了,想得到大人的认同;第三是取悦。认同再上一个层次;第四是守礼,这个已经有自我规范的意思了;第五是体贴,体贴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第六是个性。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坚持奉行下去。不受别人左右。

 

    开始时我觉得这位老师把成人的准则放在孩子身上,但是读完本书,我深信以他的坚持与信心,完全能培养出第六阶段的孩子出来。是的,我们是不是太小看孩子了呢?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守礼自制,难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为了达到第六阶段,我们可以对孩子怎么做?

    他从文字、数字、艺术以及经济学等各方面叙说了孩子学习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法。并取得非凡的成绩。他要求学生要独立思考、要有意志力,他陪学生自费做实验、参加艺术兴趣班、学摇滚、看电影……

    他不仅仅是导师、朋友,更是一位非凡的智慧引导者。

 

    他的学生在毕业后都取得非凡的成就,这与幼时跟过这位伟大的老师是分不开的。

    掩卷沉思,为什么我们的教室看不到这样的奇迹?是制度,是人才,还是因为经济制约了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希望我们的教室,也能发生这些奇迹。

 

 

关注更多:http://file.chanet.com.cn/image.cgi?a=136547&d=69451&u=&e=免费的家庭早教VCD

        我所知道的免费物品领取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