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0后:当剖腹产成为流行(图)

(2009-07-03 12:01:39)
标签:

育儿

80后

产妇

产道

母体

分类: 琐碎人生

 文/主妇手记

 

  剖腹产一般是因为产妇身体状况不佳或者孩子在腹内出现绕颈、过大等情况,为了产妇与孩子的安全而作出的选择。现在有些高龄产妇大多选择剖腹,对她们而言,选择剖腹产是一种无奈。而医生一般都要求产http://www.yaolan.com/pic/lp/633487069797500000l.jpg妇顺产,因为顺产无论对孩子还是母体都是一件比较自然、健康的选择。

 

   我的护士同学常常把医院里的趣事带过来。一次一位农村妇女生二胎,进得产房,孩子太大了出不来,痛了两天两夜,全医院的人都听见她在骂老公:“你这个该死的、杀千刀的,我说不要生吧,你非要,你自己就痛快了,现在要死要活的就只有我一个人。”这些儿童不宜的话把一帮未婚的护士们笑得。可见生孩子之痛也非常人能忍受。所以对一觉醒来就能看到孩子,感觉真是松了口气——再不成,也有这条退路啊。

 

    关于顺产或剖腹产的利弊上网一搜大把,如果从科学方面去分析,剖腹产对孩子的健康有一定影响,母体伤口的恢复时间也比较慢,如果手术意外……后果更严重。但是现在80后妈妈都喜欢选择剖腹产,分析剖腹产在年轻妈妈中流行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错误信息的误导。平时没有关注这方面的信息,所以对生孩子一无所知而受一些错误信息的误导。年轻的妈妈关于生产的知识全由老一辈、传媒而间接获得。我记得小时候看到电视上生产的镜头,妈妈都是咬牙切齿的表情,一般都伴随着歇斯底里的喊叫。我那时心里也想:我死也不要生孩子。老一辈的生孩子理论没有什么安慰的地方,全是“生孩子,一只脚进棺材”,或者“生孩子痛啊,痛得我要死要活的”,把由出生到就业都没受过什么苦的80后一代吓得不轻。想想以前,科技落后,因难产而死的女性有多少啊,就是现在,有了高科技傍身,也免不得受几十个钟头的极度痛楚。这种生育的痛楚如果能避免,那得有多庆幸啊?于是成就了一代剖腹热。

 

    二、初生孩子的恐惧。想想要把一条活生生的生命由产道生产出来,就觉得这是“天降大任”,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80后妈妈们潜意识里就害怕生孩子,男性不可能完成理解女性这种心理,怀孩子前,会因怀上的孩子是否健康、性别是否理想、甚至是否能怀上孩子而担心,临产了,会一直想:我能不能顺利生产?会不会痛?甚至潜意识里就对自己的生产能力产生怀疑态度——我从来没有生过孩子,我可以象其他人一样生下来吗?这种恐惧如果没有适当的缓解,会慢慢变大,令产妇潜意识就排斥自然生育。

 

    三、虚荣与安逸的心理。剖腹产的费用自然要比顺产的高许多,同一家医院,顺产的一千五百到二千五百元,而剖腹产得五千到八千,看产妇的体质所需保健品而异。所以本市最早去剖腹产的都是较有钱的人,象流行一样,总得有一些人引导,接下来,居然就形成一种观念:如果可以选择剖腹而最终去顺产,大概是家里出不起这个钱。导致了现在如果孩子稍微脐带绕颈或过大,80后妈妈都想选择剖腹——咱怎么会缺这个钱呢?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一些母亲是考虑到生产时极大的痛楚,怕自己忍不过去,有些强撑着顺产,到最后还得选择剖腹,是受了双重的痛苦。所以基于安逸的心理与虚荣心理,妈妈们也会选择剖腹产。

 

    四、对产道是否收缩的担忧。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夫妻性生活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不少医院现在也开展了收缩阴道的手术,说明这方面还是极有市场的。那么如果顺产,直接由产道出来,必定会引起产道过松或者过大,影响了今后的性生活,有的年轻妈妈对此极为反感,如果出现这样的后果而需去医院做收缩手术,那还不如在小腹上留下小小的一道伤痕。

 

    五、医生没有尽到职责。一般而言,当80后做出剖腹产的决定时,医生应该尽到职责,对母体的身体状况作详细说明,再将顺产与剖腹产作对比,如果有条件顺产,当然要选择顺产。但是现在的医生大多没这么做。为什么呢?一来产妇有权利自由选择分娩方式;二来顺产也不是没有风险,如果将来半途出现意外,做出这个劝告要负一定的责任;三来剖腹产可为医院创收,收一个剖腹产妇相当于两到三个顺产妇。

 

    由于以上五个原因,剖腹产在80后妈妈中很流行。最近我的三个80后朋友也要生了,三人中有两个是准备剖腹产的,另一个还未决定,说等最后医生检查,应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关注更多:我所知道的免费物品领取点

http://file.chanet.com.cn/image.cgi?a=136547&d=71826&u=&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