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三位战友,一广东人,一河南人,一东北人,在上海坐车。 可能是因为“不懂规矩”吧,被一男人,面露鄙夷之色,嘴里用上海话嘟嘟囔囔,虽然听不懂,但也能猜出来没好话。 广东人当即用粤语骂回去,扯平。 河南人正色宣告:“你要再骂我,我就打你!” 东北人二话不说,挤过去劈面一拳。整个世界就安静了。 看,这就是地域性:阿拉上海人总是瞧不起外地人,但秉性柔弱,屈服于暴力;广东人骨子里刚硬,又崇尚公平,不吃亏也不占便宜,只是骂回去了事;河南人先礼后兵;东北人就直接动手了。 关于打架,鲆叔在东北见两个大姑娘街头操练,又轮拳又踢腿,又顶膝又横肘,颇具观赏性。旁边站俩男的——是各自的男朋友,一边掠阵,一边互相递烟点火。等打得差不多了,上去分别拉了自己女朋友走人,留下鲆叔在一旁啧啧称奇。 另一次是在杭州,见俩中年大叔吵架,吴侬软语,吵架也像撒娇,听着毫无气势。后来居然开始动手——实在太珍贵了,马上停下来参观。见俩大男人,你抬手上一步,我马上退一步,来回折腾半个小时,才真正短兵相接,居然!是互相往脸上招呼!挠!不过两三分钟,一个耳朵出血,一个脸上两道抓痕,战斗结束。三俗比喻,前戏够久,可惜,软,短,秒。
前一篇:怎样做或不做一本独立杂志?
后一篇:豫北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