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鲆:傍上影视这大款

(2013-07-29 10:48:18)
标签:

郭敬明

六六

李鲆

畅销书

分类: 畅销书浅观察
《南方日报》“畅销书浅观察”专栏第十期。为什么畅销书改编影视剧容易热播,由热播影视剧改写的小说却往往销量平平?

傍上影视这大款

李鲆

扫了一眼开卷2013年第27周畅销书排行榜,都有点惊着了:虚构类top10,郭敬明有5本书上榜,分别是《小时代1.0:折纸时代(修订本)》、《小时代2.0:虚铜时代》、《小时代3.0:刺金时代》、《夏至未至(2010修订版)》和《幻城》,其中《小时代》三部曲占据了前三的位置;非虚构类,郭敬明的 《小时代电影全记录》也是第一名。

郭敬明的书一向卖得不错,但畅销榜上这个豪华阵容,还是有《小时代》电影上映有关。627日,《小时代》上映,首日票房便达7100万,超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创下的4650万成绩,刷新了2D国产片最高首日票房纪录。电影如此热播,书跟着畅销是顺理成章之事——但火到这个程度,还是让人吃惊。

《小时代》热销,再次证明了一个真理:一部影视作品热播后,其小说原著就能跟着大卖,甚至该作家的其他相关作品销量也会跟着上涨。影视有着无比强大的影响力,可以让一位作家、一部作品获得有效传播,从而打造畅销书传奇。

2005年,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小说《朗读者》被译介到中国时,已经在德国引起巨大反响,但在中国书界却并没有多少关注。几年后,小说改编成电影上映,该书马上热销。2008年,麦家就斩获茅盾文学奖,但他真正进入大众视野,开始大红大紫,却是因电视剧《暗算》和电影《风声》的热播。还有《蜗居》、《暮光之城》、《后宫·甄嬛转》、《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都曾因影视剧的带动而登上(或再度登上)畅销榜。再往前追溯,当年的莫言、刘恒之所以能跻身一流作家之列,影视的力量不容小视。

不过影视与文学的关系,并不只是文学搭影视顺风车这么简单,双方其实是互惠互利关系。影视关注热销图书和热门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后自然就有很大的受众群体,而且省去了许多宣传费用——已经被数十万、甚至数百万读者验证过了的好故事,自然比一个闭门造车的原创剧本拥有更大的成功可能性;影视剧又提高了文学原著的知名度,提高了作家的身价。影视和图书这两种不同的文化传播模式携手共赢,是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

不过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影视作品热播后小说原著通常都能跟着大卖,但由影视作品改编而成的小说,却往往会遭到冷遇,销量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恐怕是作品本身的问题。改编成影视剧的“母体小说”,一般来说,已经是很优秀的小说文本;但是由影视剧改编而成的小说,却往往是平庸之作。曾看过由某热播电视剧改编的同名小说,当时的感觉就是萝卜拔了不洗泥,把剧本顺一顺就当小说出了。小说和剧本毕竟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各有各的要求和规律。改编者或是并不擅长小说写作,或是要赶时间搭影视剧的顺风车,就拿剧本当小说糊弄事儿,读者当然不会买账。

某知名作家,作品多次被改编为电视剧上映,原著自然也都跟着热卖。后来,她的一个中篇小说也被改编成36集电视连续剧热播,该作家就以剧本为基础,改写出同名长篇小说出版。我看过,大量的对话推进情节,剧本痕迹相当明显,质量远远不及该作家的其他作品。留意了一下畅销榜,该书销量远不及作家其他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的小说。

说到底,文本质量,还是畅销的基础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