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作家恐难服网上水土

(2008-09-18 12:41:43)
标签:

杂谈

传统作家恐难服网上水土

 

青青李子

 

30省市作协主席参加起网络文学大赛最近炒得热火朝天。各评论家多在探讨其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我却有不同看法。网络是另一个世界,传统作家到了这里,难免会水土不服。

 

以刘庆邦为例,这位“短篇小说之王”是我一直很喜欢的作家,他的实力毋庸置疑。但是,他说自己将要提交的是一部已经完成的小说,这只相当于网络连载,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写作。绝大多数网络作家的习惯,都是这边写完一段(一章节)就贴到网上,那边诸多网友马上开始评论,有人夸、有人骂、有人表示感动或震撼、有人甚至出谋划策建议作者接下来怎么写,一时间板砖与鲜花齐飞、泪水共口水一色。当然还有“沉默的大多数”,行使“用脚投票”的权利,觉得好就追着看,觉得不好从此就不再理。而网络作家在继续写作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这些影响。他可能会顺应读者修改故事,可能会从读者评论中汲取灵感,可能会根据点击率改变写作手法。比如说,加快节奏,戒除那些冗长的风景描写和心理剖析;比如说,增加悬念,力求每一节都有精彩的、“抓人”的地方。从这个方面来说,网络文学不完全是由网络作家独立创作的,而是作家和读者共同完成的。像刘庆邦一样,绝大多数传统作家都习惯独立完成一部作品,却缺乏和读者的互动。而作家和读者的互动,则是网络文学的重要特征,也是网络文学吸引读者的法宝之一。

 

再说内容和针对的读者群。在起点中文网上读小说的——进一步扩大到在网上读小说的,“80后”和“90后”占绝对比例。而刘庆邦的小说主要是写农村生活和煤矿生活,这两类题材发表在相应的文学刊物上或是出书,自然都有其相应的读者群,但是发表在网上,感兴趣的恐怕就不太多。我曾经读过刘庆邦一个短篇《看秋》,觉得十分精彩,一位“80后”的小朋友就读不下去。因为那种环境、那种生活,离他太过遥远,无法引起共鸣。还有煤矿题材的小说,恐怕也很难有多少网民感兴趣。郑彦英说传统作家在文学上更为老到,这没有错;但是因为年龄和阅历的关系,他们往往很难挖掘出年轻读者感兴趣的题材。

 

还有,传统作家普遍缺乏网络作家高速高产的能力。这边你还十年磨一剑呢,那边人家已经码了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比特了。上参赛页面看一下就会发现,几天过去了,许多作者只更新了一两帖,读者铁定没耐心再追着看。在网上,你需要下笔千言倚马可待,慢工出细活是致命的缺陷。

 

当前,网络作家攻占传统期刊和图书市场前景看好,各级作协也纷纷向网络作家伸出橄榄枝;但传统作家想要在网上扬名立万,恐怕不大乐观。截止11月15日下午6时,此文即将完成之时,参赛页面的各作家作品的点击量,一般只有两万多点,多的也不过三万出头。对于起点这样的网站、对于这些已经享有一定知名度与地位的作协主席来说,多乎哉?不多矣!

 

即使你在传统文学的领域已经扬名立万,到了网上,也难免水土不服。要在网上混江湖,就得学习,就得改变,就得按网上的游戏规则来。这也许很残酷,但事实如此。传统作家满怀信心和希望上网,指望会收获鲜花和欢呼,结果很可能遭遇冷落甚至是板砖。我很怀疑,遭此打击后,他们十之八九会心灰意冷,从此退出网络江湖。自己旧有的那个圈子多舒服呀,有身份、有地位、有资源、有人相互捧场,哪像网络,人情凉薄,危机四伏……草根出身的网络作家更加坚忍不拔锲而不舍,他们可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根本不在乎什么面子里子。但是成名人物是输不起的,对于传统作家,让他们丢脸掉份儿,有一次,恐怕也就足够了。

 

盛大文学新建之初,确实需要策划一些事件来吸引公众眼球。30省市作协主席网上PK是一个不错的策划。但是对于传统作家来说,想要打开网络这扇门,要想进入一个新的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背景:

新闻由头

作家参与小说网络擂台赛 迎接“第二春”? 
2008年09月10日 11:16:02  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9月9日,很多网友诧异地发现某文学网站上,头一回挂出了叶文玲、秦文君等10多位知名传统作家的原创小说连载。作家们虽然只是上传了第一篇,还是引来了一些好奇的追看族,截至昨晚11点半,最高点击率达到了5640次。
    这是起点中文网举办的小说网络擂台赛,总共有30位传统作家的作品签约“起点”。此外,人气作家郭敬明也将加入这种收费阅读,从27日起连载自己的最新作品《小时代》。
    写作的名次、收益统统靠点击率说话,传统作家能否适应这种陌生的写作模式,而他们与网络作家争夺网络支持率胜算几何?采访中,很多作家心情还是颇为复杂。
    据记者了解,参加大赛的作者,均是目前中国文坛具备创作实力的作家:以短篇小说《心香》闻名的我省作协名誉主席叶文玲、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北京作协副主席刘庆邦、1979年发表《乔厂长上任记》而响彻文坛的天津作协主席蒋子龙、河北文坛“三驾马车”之一的河北作协副主席谈歌……
    “这些作家大都很有名气,但是现在网络关注度有些下降,他们都很看重网络阅读人群。”起点中文网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几乎在一周时间内迅速联系了30位作家参赛,比想象中顺利很多。
    作家刘庆邦说:“我原本是不愿意参加的,因为我从来没有在网上看过小说,也不太适应网上写作,每天写每天贴太有压力了。后来网站说,可以上传写好但没有出版的电子版本,我就答应把去年写的一个长篇给他们。”刘庆邦说,现在网络阅读的人越来越多,他不在乎比赛名次和点击率,主要想看看自己的作品有没有网络读者缘。
    河南省作协副主席郑彦英则流露出了积极拥抱网络的态度。昨天他上传了小说《从呼吸到呻吟》的开头部分,点击率一路领先。他就特别有“经营”意识:“现在网络阅读人群大都是‘80后’、‘90后’,这个作品我就是为年轻人写的,语言通俗好读,主题有思想但不艰涩。”
    郑彦英兴奋地说,这种边写边贴的写作方式十分刺激,他一有时间就惦记着要去看看点击率,“我不怕和网络作家们竞争,我喜欢看他们青春的作品。虽然后生可畏,但比较而言我们在文学上更为老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