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施琅为何被雪藏

(2007-07-09 21:30:31)
 施琅为何被雪藏

  青青李子

  施琅在台湾得罪了郑成功,落了个满门抄斩的下场,只有他自己逃了出来,投降了清廷。此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跟郑成功打了几次海战,居然把郑成功打得落海而逃。正当他踌躇满志,一心一意想攻破台湾捉拿郑氏,为自己一家老小报仇时,康熙却忽然召他进京询问平台方略,面见后也不下旨让他返回福建,他在京中一留就是三年。可叹这个英雄了得的人物,心急如焚,到处找路子走门子未遂,最后巴结上了韦小宝,才得以施展才华,平了台湾(《鹿鼎记》)。

康熙之所以要把施琅雪藏起来,倒并不是他昏庸糊涂不识英才,而是他深知,要攻打台湾时机还不成熟,施琅这家伙报仇心切,一定会打造战船,操演兵马,结果是打草惊蛇,让台湾有了防备。用兵讲究虚实之道,攻台湾要神不知鬼不觉,人人以为不打了,忽然打一下子,就把郑氏打得手忙脚乱。

从管理学角度来说,管理者关注的重点,并不是让每个员工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而是让所有员工的行为都符合公司整体的规划,符合公司的大局。美国人文学者墨菲说过,太能干比不能干还要让人不以为然,就就是著名的“能干者不以为然定律”。当某个员工工作热情过高、能力太强时,他对公司反倒可能是有害无益的。这就出现了一个貌似荒唐实则正常的现象:管理艺术往往并不是为了提高单位个人的工作效率,恰恰相反,一个管理者往往需要费尽心机,给某个员工造成种种障碍。

因此,施琅最终得志,其根本原因并不是他给韦小宝送了个金饭碗,而在于攻打台湾的时机到了,他个人的利益要求与大清总公司的目标统一了,他就能顺势而动,建功立业捎带报仇雪恨。要知道,康熙是何等英明神武的人物,既然知道在何时雪藏施琅,当然也就明白应该在何时把他解冻。若是时机不到或是老施自己没有本事,便有十个韦小宝推荐,也是全然无用的。

总是有许多能人,会像施琅一样被雪藏起来。这当然是十分不爽的,毕竟每个员工都是有血有肉有理想有追求的活人,而不是任由人拧来拧去的螺丝钉。被雪藏了应该怎么办?第一种选择,研究一下公司的现状,调整一下自己的步伐以求适应。如果觉得精力过剩,不妨找份兼职。第二种方法,努力说服管理层,让整个公司加快步子以适应自己。应该指出,第二种是比较困难的。当然还有一种方法,考虑跳槽,换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约930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沈威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