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心经》04
标签:
杂谈 |
分类: 佛学经典 |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1、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依般若波罗蜜多修行,佛得菩提,菩萨证大涅槃,所以般若波罗蜜多是:
咒又有密语之义,密不是秘密,佛法无秘密,是神秘、是深密。咒又有真言义,能显示诸法实相,真实不虚。
大神,是具足不可思议极大神秘的陀罗尼。能除一切障碍。障碍有三大类,见思、尘沙、无明。神咒有力量破除此三重障碍。大明是咒的别名,明是光明清净。神力最大,能度众生成佛。无量之法。
大明咒,能破除众生的无明烦恼。上乘之法。吕祖云,此乃性之无量,无量,是无所测量,无所不在,处处昔在,天地间,无所不照,无处不有,不知其大小则不知其量,这就是自在之心,无处不明,故说是明,也就是恢復本来的明德,达其明,就是所止的地方。
无上咒,般若最上,更无有上。是至极无以復加。
无等等咒,是赞叹般若法至高无上。是一切诸法都不能与它相比。吕祖云,既能恢復,如日月一般,光明的明德,如清虚无量,一般的性,这不是,至极无以,復加的上乘,至精至微的法吗、这等等的法,莫有再同这层高上的呢。
2、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赞叹修学所得到的功德利益。
能除一切苦,依般若波罗蜜多修行,越出三界火宅,远离生死轮回之苦。苦的种类很多,简言之,有三苦(苦苦、坏苦、行苦),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
真实不虚,即心即佛,决定不虚。
吕祖云,能除一切苦,这就是大学圣经的,头一部功夫,先格其物慾,然后真实不虚的诚意,从此而发现呢,能发真实不虚的诚意,这就能随天地的诚,日月轮转,四时运行,万物随时发生的诚,这就是绵绵不绝,至诚无息的真诚呢。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1、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本经共有二百六十个字,最后三十一个字是密(密宗)说,前面是显(显宗)说。
2、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这句是佛家密说,原则上是不翻译的。咒语有五不翻,这是唐朝玄奘大师译场所立的规矩。(1)咒语是佛的密语,只有佛明了,等觉以下菩萨均不知其义。(2)咒语每字每句均有无量义。研究大乘经时,知道显说的经文亦含无量义,法味无穷,久读不厌,何况如来神咒。(3)咒中有许多鬼神名号,佛呼唤鬼神令其保佑修行人,故咒中并不完全包括世间语言。(4)咒亦为诸佛的密语,如军中口令。诵咒无往不利,一定能得诸佛护念,龙天保佑。(5)诵咒蒙诸佛如来不可思议神力加持。有如此许多意义在其中,故玄奘大师以存其音不翻其义为准则。
吕祖云,揭諦揭諦就是呵其所诚的意思。(能以活泼流运,天然之理,清虚照见,无量之妙,这岂不是真实真诚吗,一诚而化三千,一实而悟性实,一点虚偽也没有了,这就是诚内而向外,进行的意思呢。)
婆,就是满。僧,就是简易。訶,就是定。达到我至诚不息的心神,运流週遍世界,三千三大,无所不照,无所不满,神化週流,由尔一念之悟,这天地在其掌上,岂不是,在这一念一诚之中,所包藏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