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和佛门零距离

(2011-07-05 11:11:38)
标签:

杂谈

分类: 佛学经典
你和佛门零距离


二元对立的世界就是头脑的世界,也是妄想和执着的世界,在两者之间的那个路口是佛的世界,是空门。佛门是空门,佛门在中间,即是中道世界。。。

 

    中道世界是如此的渺小而不易觉察,但又是如此的广大无边而无处觉察,直到你失去“自我”的刹那,你才发现他的神圣和庄严,由此别开生面的发现,你便成为了那里的子民,你才会享受到那份因满足而彰显的尊贵。。。

 

    对待的世界是残酷的世界。禅的世界是和谐的世界。禅是二者并存的“不二”。禅不知道什么是世俗,也不知道什么是神圣。禅不分别,或者说禅是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禅是善分别。。。

 

    对于禅来说,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也没有什么是世俗的。这意味着一件事:一切都是神圣的,尽管他是一块不起眼的泥土,尽管它是一段晨间的鸟语,尽管他是一个萎败的杂草,尽管它是一缕若隐若现的微风。。。


    只有当你能够以礼敬世尊一般的虔诚,礼敬世间的万事万物的,你才知道什么是菩萨的境界,这不可能是来自书本上的理论,这是活的理论,无声无息的理论,无生法忍的理论。。。

 

    禅是和谐的统一,禅是二元的放松,禅是整合的空性流动。禅不知道对错,禅不分你我。禅是彼此融入彼此,然后消失成空后的和谐震动。。。

 

    要以禅的味道来营养你的心,而不需要用禅的理论来武装你的头脑。禅是不立文字的真知灼见,禅是教外别传的佛心。佛心不讲条件。禅宗不可谈论。现在的人已经不是处于禅宗的时代了,所以,具有禅宗根基的人几乎是不可见,为此我们都应该升起无限的惭愧心。。。禅不假修持,所谓的禅修是渐修,是如理如法的循着台阶缘路而行,这已经不是禅的原滋原味了,何况很多人玩弄于口舌之争的佛教理论了,他们离得是最远的禅学。。。

 

    禅从无我开始顿悟。带着这份内在的神秘感和忘我的经验来觉悟当下,觉悟使世俗的虚假蜕变成真。世俗隐藏起来,真心显现。当他隐藏起来的那一刻是什么?只有当你自觉的进入梦的本质,你才能够融入梦的本身,你才能够亲身的经历他,你才会来到他的里面看个究竟,这需要一种无所畏惧的勇气,无念的观照状态是一种勇气,它是禅的品质,没有这个基本的品质,你就会退缩到头脑的状态中。。。

 

    当你能够毫无偏见的看着现象,看着梦,看着一切发生的事件,毫无成见的观照,突然间,一切都无需说明。当你无话可说的时候,当你没有什么内在的冲动要形成语言、思想和付诸行动的时候,你的内在就坦然了。你的本性就豁然开朗了。最难平者唯心地。心地若平,世界即平。。。。

 

    了解到无误的程度就是看破。当你完全明白的时候,你无须多说,当你不明白的时候,说了也是无益。当你完全明白的时候,你只会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在此悟性的承载中,一个真正的师父才能够开口宣说出世的妙法。。。

 

    我们平时的梦是一种无意识的见闻觉知,无意识的见闻觉知就是做梦,梦是无意识的幻象。做梦和梦的本身是两回事,做梦是迷失,梦的本身是幻化。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含义。梦是一种现象,是一种连续幻化的视觉化,梦的幻象并没有什么特别,是人的执著使他能够持续的幻化下去。..

 

    就好像我们今天的电视节目一样,他们是一堆抽象的数字信号,这一点我们知道的很清楚,仅仅是这份知道,就足以令我们有一个稍微清晰的觉知,虽然这个觉知还是那么的渺小,甚至是不可名状的小小的意识流,我们也可以站在事物的外面模糊的感觉到。我们甚至可以以一个稍微超然一点的意识说,他是不实在的。可是,为什么还会有如此多人坐在电视机的前面一会哭哭啼啼,一会又哈哈大笑呢。。。

 

    如果你是一个光临地球的外星人,或者你是一个再来的佛,当你首次见到这个情况的时候,你将会觉得这个人真的很愚蠢,一个虚拟的画面,一堆虚拟的数字信号所显现的画面就会有这个愚蠢的感染力,人类简直太无知了。。。


    你的情绪在支配着你的情感,他是隐形的内因和外缘。一切都是距离的问题,当你站在很远的地方来看电视,你就会保持一个外围的观看,你就会觉得你是局外人,这是完全不同的感知,这样一来,你就完全不同。距离,一切都是距离的原因,禅定就是一个特别的距离,是最近的距离到最远的距离,他们是同时的,实际上他不会是一种远离,他是当下的打开,打开到无限的宇宙深处再回来。。。

 

    “当下”不存在距离,当下是零距离。零距离根本就不是距离,他是一种特殊的状态。距离总会造成幻象。零距离超越二分性。零距离的观照使你苏醒过来。。。

做梦是一种因为距离而产生的幻象。做梦是一种行为,做梦是一种黑暗的无意识的行为,这种行为与梦的感觉是有差别的,你——自我是梦的作者,自我是他产生的原因,那个动力,编织他的动力来自你的妄想和执著,妄想就是你们所谓的创意,创意就是你们所谓的妄想。。。


    执著是业力所坚持的目标,这样一来,你就迷失了,迷失在你的野心中。一片荒芜的心地是野心者的梦工厂,一切都是机械化的,梦也变成了机械化,梦是机械化的产品。这是一个机械化的时代,古代的时候没有机械化,那是因为人们还没有那么世俗,人们的头脑还没有那么大的欲望要求。并非他们比如今的时代更无知。现代机械化的形成完全是野心和欲望的头脑产物。否则,人们完全会由于现代机械化的普遍化而变得无限的满足,可事实的情况是恰恰相反。其实,这是完全符合逻辑规则的,开始的一步就是最会的一步。逻辑学说承认这个理论,但是逻辑学说对于“原始逻辑”是一无所知的,他不是头脑,不是理论,他是宗教的源头。。。

 

    没有边际的妄想状态是肆意蔓延的状态,他是黑暗之中的蔓延,对于这个蔓延的事实真相人们知之甚少,客观上你是无知的,主观上你是无明的。这就是做梦的意思,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个制造病菌的黑暗事实在迷失,在做梦,这是要点之所在。。。


    虚幻的本身是虚幻的不存在,头脑不知道自身虚幻的存在,头脑知道的虚幻都是关于虚幻的道理,他迷失在自身的谎言之中。。。

 

    通过了解,现在把被动的做梦行为变成对他本身的观察,持续观察的视野进入主观的了解,进入一种松弛的观察之中,好令你内在的自然之光苏醒过来,在这个观照之中,你将会经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事状态。这个无事的状态是一种梦的品质,你成为梦的品质,成为虚幻的本身,成为虚幻的感觉,透过这个感觉你将会免于梦的视觉化和梦的霍乱化。再来,不久以后,即使你做梦,即便你在夜晚做梦,你也会超然的看着他,你不会迷失于其中,就好像你站在他的外面,你站在高处看着正在上演的一切,你保持清醒,观照的定境不为动摇。。。

 

    “如梦般的感觉”帮助你进入如幻三昧之中,这是甚深的禅定状态。有人问我如何进入甚深的禅定?现在,你可以立即的体验一下子:以如梦如幻的状态来反映如梦如幻的因缘。。。虽然这只是一道来自意识的闪电,你也会因为他的锐利而终生难忘。然后,你要记住这个感觉,并且要不断的加深他,延长他的时间,直到时间观念被彻底的粉碎。。。

 

    只有两种情况存在,一种是迷失在自身之中,一种是觉悟在自身之中。“人”本身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人还是保持外在的人,但是,内在的存在品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蜕变,于一刹那即,他就发生了化学反应,它是一种灵性的升华。当然,在通常的情况下,人们每时每刻都处在化学反应之中,但是,觉悟带来的化学反应不属于通常的那一种,透过觉悟形成的化学反应是普遍性的反应,他发生在虚空,遍在虚空,他不是发生在身体这个狭小的实验室,他发生在无量无边的空性实验室,心灵是实验师。在这个试验之中,并非实验成功,也没有实验结论,是实验师本身被蜕变。。。

 

    实验是一种关联,是一种关于什么和什么的罗列组合关系。真正的实验带来实验师本身的蜕变,这个蜕变是认知领域的跳跃。。。现在的宇宙观是爱因斯坦奠定的,宇宙在他的意识观念中诞生,是他的意识观念开辟了现在四维空间的科学基础,所以,爱因斯坦无法没有宗教信仰而存在。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一定会在他的认知领域中默契宗教的神秘性。这是异曲同工之妙。。。

 

    宗教处于开始之先,科学来到结束之后,他们会合在一处。这个“一处”是心光显现的地方。这不意味着,我们所相信的科学就是宗教。实际上,只要你不是开悟的,你相信什么都将是无一例外的迷信。。。

 

    人们对于科学从相信到以至于崇拜,这是一种迷信的狂热行为,这个不明所以然的相信就是迷信。科学家或许并不是迷信的,但是,你有可能就是迷信的,你相信一个你并不熟悉的理论,你相信一个你不知道的东西,这就是迷信。就像现在的佛教徒一样,他们的信仰也是迷信的,虽然他们也经常性的使用佛理去指责他人,说某某人是迷信,这并不能说明,他就是正信的。正信的佛教徒不在开始,也不在结束,他在开始和结束的会合中,这个会合是宗教的宝座。。。

 

    值得注意的是:正信首先要从迷信开始,但是,你不要执着于你所认为的东西,只有当你开始不断的开悟你的执著,你才会不断的前行,觉悟就是这样一条不断迷失,又不断觉悟的过程,在这期间发生的所有事件都是沿途的风光,他有他的引力,同时他也有使你超越他的智慧能力,挫折可以使你成长,魅惑可以使你成熟。。。


    现在,当下,不需要关于什么和什么,现在是那个关于的本身,借口消失,逻辑的链条被断开,你留在了这个断开的空隙中,这就是定力,定力是断开的力量,定力是结束业力的快刀。一团乱麻,手起刀落,你看清了过去的愚蠢,你不再跟他们纠缠不清,毅然决然的断开。。。

 

    一团乱麻很难捋顺清晰,绕来绕去的,你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头儿,你完全有可能浪费你的一生在这个纠缠不清的事件中,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说:原来这只是解不开的一团乱麻而已。这又有什么意义呢?然后,你开始懊悔,为什么当初不看透这个愚蠢,为什么当初的时候没有一个明白人来教导一下,但是,到了这时,你的生命能量将决定说:我们将不在支持你的人生。而后悔药是没处可买的。。。

 

    文殊菩萨手中的智慧宝剑,就是用在这个地方的法宝。当下觉知——此时此刻的回光返照就是这把慧剑。那个你曾经与外界连接的关系被断开,业力被松绑,彼此与彼此之间的业力网变得瘫痪,由此一来,一切内在的与外在的,同时处在一种和风细雨之中,没有坚持,没有依赖,没有政治,没有努力,一切都是心平气和的,你可以只是自自然然的呼吸,就只是单纯的呼吸,这是你前所未有的呼吸,天真无邪的呼吸,本性的呼吸,他再次回来。。。

 

    呼吸始终是真实的你,呼吸始终是真实的生命,呼吸始终是没有痕迹的祈祷。思想被他隐藏,世俗被单纯的呼吸所隐藏,知识使你的生命祈祷不见日光。一个人对此知之甚少。。。


    呼吸是生命的本身,你之所以能够活,他是唯一的象征和存在,这是最平常的事物,了解到这一点,就是了解到平常心的精髓,自然的呼吸,成为呼吸本身,平常心是道,道生于平常心。。。


    秉慧剑,斩断红尘三千烦恼丝,乘般舟,再生净土八万智慧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觉悟的生活
后一篇:活出来的精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