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吉林站支教日志05:让我们笑着说再见

标签:
公益教育汽车育儿杂谈 |
天高云淡,迎接粉笔头的那场初雪,已然消融,仿佛在以另一种方式,宣告着离别。虽然时间短暂,但粉笔头的到来,在孩子们的心里,犹如这场春雪一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今天过后,粉笔头老师们就要恢复忙碌的工作学习生活,腰坨子乡中心校的孩子们也要和老师说再见,既然离别是必然,就让我们笑着说再见!

(孩子们十分珍惜的红粉笔新彩铅,用时小心翼翼)
进校门前,粉笔头徐老师感叹到“这是最后一天了,时间太快了,我们努力,站好最后一班岗”。离别的到来,让粉笔头们有些猝不及防,内心诸多伤感,却不能表现出来,怕情绪影响到孩子们,老师们一遍遍做自我调节,进入教室前紧握的手,就足以说明一切。上课铃响,粉笔头们面带笑容,走入课堂,熟悉的问候语,表达着最后一堂课的离别。

(最后一节课我们依然是最听话的孩子)

(“老师,台湾是不是我画出来的样子?”)
刘强老师应四年级班主任韩老师的要求,为四年级的孩子们多上一节实验课。刘强老师说“多出来的一节课孩子们上课很积极,甚至可以说是热爱实验课。看到我抱着实验器材走来时,就都跑过来帮我拿实验器材”。直到下课后,还有孩子拉着刘老师问:“老师,下周你还来给我们上实验课嘛?”一句话,让刘老师湿了眼眶,哽咽着告诉孩子,下周的实验课,还有科学老师带他们做实验。这样的不舍和离别让刘老师产生了不离开的想法。

(“老师,这些橘子皮要用来做什么呢?”)
杨珠珠老师提着录音机来到五年级教室,这节课,她想教孩子们学唱《送别》,用音乐告诉孩子们,有一种送别方式是以歌相送。坐在教室后排的小男孩举手问到“老师,天之涯地之角到底有多远?老师在的地方离我们远吗?”。而珠珠老师告诉孩子们“老师在的地方距离长春有2500公里,以后你们长大了,你们可以去到甘肃,去到敦煌,当你们想老师了,就唱一遍《送别》,这样老师就会一直与你们在一起!”。
一幕幕,回想起来都是如此的珍贵。

(“珠珠老师,我学会了,让我上讲台唱吧。”)

(学会了飞机构造以及历史发展,徐老师教会孩子们折一架自己的纸飞机)

(杨老师为孩子们解密长短牌的奥秘)
刘雨露老师告诉一年级一班小朋友保护眼睛,为了让孩子理解所讲的内容,她课下一遍又一遍画眼睛的图形,练习讲解每个部位的作用。看到孩子们课间做眼保健操的动作不对,亲身示范纠正,告诉她们太阳穴、四白穴等重要穴位的位置,叮嘱孩子们,只有动作标准正确,才可以保护好眼睛。

(刘雨露老师用模型上课,一遍遍的教孩子们认识口腔,认识自己的眼睛)

(刘春富老师引导学生记忆交通工具)

(孩子们分组练习自制彩虹实验,亲手制作彩虹的经历一定很难忘!)
时间不会停留,很快,放学铃声敲响,粉笔头们在校门口相送,与每个孩子挥手告别,孩子们也在依依不舍中排队回家。不能继续陪伴,一声声再见,化为对未来美丽的期待。再见,腰坨子乡中心校的孩子们,我们下次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