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的一周很快过去,当我站在上海明亮的画室里对着穿着鲜艳的孩童们时,咿呀的欢笑声依然让我有时空错乱的感觉,仿佛还站在构元镇中心小学那个大大的教室里,台下坐着的是穿着朴素甚至有些许破旧衣服的孩子们,他们脖子上鲜艳的红领巾、瞪大的明亮眼睛和洋溢的笑脸塞满了空旷的教室,也在自己心头留下抛不掉的印记。其实直到我拉着自己的行李箱踏上飞往西安的飞机时,对于短期支教意义的疑虑和不安仍在我脑子里打转,我也不知道此行将是寡情抑或多情的滥觞。下了飞机,我裹了裹身上单薄的衣服,准备以傲娇的姿态迎接接下来的所有挑战。
在我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学生们就已经来到了我的世界。第一天我们踏进学校校门,走在学校的操场上时就有好多学生向我们打招呼,说一句老师好,然后就羞涩地迅速奔向教室。第一天的入学仪式,同学们都整齐的排好队用注目礼看着我们,脸上写满了好奇。之后的几天逐渐和同学们熟络起来,之前的陌生与恐惧感减少了,同学们也开始展露天性,尽管有很多的意料之外,但是当伴着一路童声稚气的“老师好”在身边时,一切是那么的平和。在课间休息时,会有学生会簇拥在身边,抬头瞪着大眼睛来问东问西,时不时还有不知道是哪个班的同学往我衣兜里塞东西,也许只是一块糖,但对于我们会是一生的回忆。
蓦然回首,一周的时间已经呼啸着狂奔而逝。那些潮湿带雨的寒凉清晨,那些伏案而睡的炙热午后,那些挑灯夜战教案的夜晚都过去了,像傍晚的夕阳,像午夜的星光,不浓厚,不热烈,却是真真实实地存在,恬淡的足够回味。



如果说有什么是让人感到最难过的事情,那便是离别了。天公不作美的下起了毛毛细雨,“粉笔头”们都不想带着遗憾离开,例行的汇报演出被临时改到了不算宽敞的食堂。随着“粉笔头”们和唱的一曲《彩色森林》,此次支教活动画上了一个句号。挥手告别,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呜咽不舍,每个人都想要一个长长的拥抱。看着她们天真的脸庞,清澈纯净的眼睛,那一刻似乎每一个人都有长期留下的冲动。




这一周对我们感触最多的不只是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虽然我们这八个“粉笔头”能将外面的世界色彩带给孩子们,但真正可爱可敬的却是当地这些持之以恒的老师们,他们是真正的用青春和生命在守护着这些山里的孩子,对于我们的到来是那么的热情和配合。
我们眼里最美乡村女教师是教音乐和舞蹈的王老师,第一眼看到的时候“粉笔头”们都在心里默默的赞叹“神仙姐姐”,这个“神仙姐姐”每一天都和我们这些“粉笔头”有很多的互动,每一个人上课的时候她都会去旁听,她说长期呆在山里没有很多机会出去学习,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跟我们学到更多的教学方法。问到她为什么会选择来这里教书,她回答我两个字“执念”,她说乡村教育缺乏的就是艺术老师,她要把正能量传染给身边的人,把更多的快乐带给身边的人。能给孩子们带来知识和欢乐,看着她们快乐健康的成长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或许她就是无数能坚守下来的乡村教师的代表吧。


现在,红粉笔支教的意义我已经不想再去思忖,因为我在那里遇到了一群可爱的孩子,几十位值得尊敬的乡村教师,八位可亲的挚友,这已值得我一生回味。可爱的孩子们愿前路有人为你挡风尘,愿你记得我的样子如从前。可敬的乡村老师们愿生活将你温柔相待,愿回忆里星光如昨日,愿你能看穿也能留恋。可亲的挚友们愿今后岁月如梭,愿不聚亦不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