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心的诗歌天平上,加重了新诗的法码——《我们的心灵史·叶橹对话录》阅读随想

(2024-07-28 21:27:23)
标签:

心灵

叶橹

诗歌

评论

分类: 读书笔记

内心的诗歌天平上,加重了新诗的法码

——《我们的心灵史·叶橹对话录》阅读随想

      

对话的缘起,文章片断的引用,有感而发的心声。对话实录,历史的回音,穿越产生的共鸣,诗与评论的丰碑。刚刚读完了第一章,写了以上的感慨,顺便也进一步了解小南,看到了他对父母的深情怀念。我们小区有位邻居,南通人于大姐95高龄,也毕业于苏北行暑卫生学校。(指《我们的心灵史》记叙了作者崔小南父母亲往事)2024-6-5

适才读完第二章。以往的阅读基本是流水型的,即使思考也是流水中的旋涡而已。而这次阅读,有涉猎、翻越、溯源、攀登、啜饮等感觉,具有前所未有过的体验。

我读《望星空》时,正在完达山伐木。《大堰河》令我想起自己的奶妈。这些内容,引发联想及许多思绪。需要反复品味。期冀“有心灵呼应的知己之感”。2024-6-18

读完第三章。梅雨季节适宜读书。这段时间,沉浸其中,有前所未有的体验。对叶橹,对新诗对名家,有了进一步了解。

结构上,章节间有机衔接、过渡自然。品内涵,以对话为主线,以即兴诗记为导语,以旁证博引的文字,来丰满史实、充沛心灵。先说这些吧!2024-6-30

今晨大雨如注。背诵杨万里《夏日绝句》“不但春妍夏亦佳”感受穿越。

下午读完第四章,如闻謦欬。作为一个读者、欣赏者、业余爱好者。这一章丰富了不少认知。

叶橹叶橹,为谁摇橹?叶橹的漫画像,青春与执着与题辞,相得益彰。一方水土有叶橹。他点化诗歌:为人的态度,为人的意义。诗是好人生活的方式,灵魂的交换。诗犹病,评如医。故而诗歌成为扬州文学的高地和亮点。

诗心、诗情、诗意、诗想、诗写、诗性、诗天、诗地……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题外的话:石头与草。现代诗坛,如果没有思想的自由与活跃,何谈发展与创新!孙德喜的《草与石头》写出了生存与压制的意象。2024-7-12

今下午读完了第五章。每日午后,阅读2-3小节,似乎是享受,也像完成功课。

非线型的阅读,有时需要翻前复后,跳跃互映文本。章节之间的有机过渡,看得出全书精心的设置与架构。

一封信,新生活,开始了;诗人,归来了;新诗,复活了。

邵燕祥、曾卓、牛汉、车前子、舒婷、北岛、安琪、昌耀、胡弦……

80年代后,叶老的诗评,纯文本的诗史,忠实于史实的诗论。打开了我关于现代诗的眼界,也破除了一些概念上的偏见。以前不懂得新诗,而现在多少明白了一些。

情感的直接抒发,往往突破形式的桎梏。假如没有那个荒漠的时期,诗坛的百花齐放会达到哪种程度?诗评的高屋建瓴会有怎样的文学高度?

我取出书橱里泛黄的周振甫著《诗词例话》,也想起钟嵘《诗品序》里的一些经典词语。笑自我食古不化。不禁对文化、文学、诗歌,引发许多思索。2024-7-21

下午在看第六章 四 诗想录。诗人张洪波,为叶老题所嘱闻风不动思有邪……为洛夫《因为风的缘故》而动容并联想翩翩。2024-7-26

中伏雨霁的下午,看完“一种空荡而深情的场景默然跃出”“向往高原”。有关陈先发的诗与评介,我跟着作者“走了一圈又一圈”。既有眼花缭乱的迷人风物诗景,也有长跑超越自我的疲累与兴奋。

把诗分成“生活、生命、存在”三个层面。“浑浑噩噩者是绝不可能进入此境界的。”

断断续续的近两个月的阅读,对我来说有幸恶补了现代诗歌这门文学课程。群星璀璨的诗人,与远见卓识的诗评家叶橹,扩展了自己的文学视野。在我内心的诗歌天平上,加重了新诗的法码。

比起古典诗词的悠久历史,现代诗歌不过百年。如果说传统诗词的天花板难以突破,但未必能限定现代新诗引起的心灵震憾和意境重绘。新的经典业已呈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现代百年,世界正在加速发展。华夏文化、文学、诗歌的历史遭遇,也是前赴而后继。若植根于思想言论充分自由的沃土,定能绽放出更新更美的花朵。2024-7-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