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华人抢着看外国人没兴趣
标签:
800天环游地球孤独川陵mkx杂谈 |
分类: 新加坡20年印象 |

7月28日是唐山地震34周年纪念日,冯小刚指导的《唐山大地震》(After
Shock)7月29日在新加坡上映。据媒体说票房不错,一个周末取得了120万人民币的票房,相当于2万张票。就算这个数据的真假,新加坡大约有10家影院上映了这部电影,平均每家影院2000人,一个周末三天,每天700人,这在票房上进不了前三名。何况这个数据八成是有问题的,新加坡的所有戏院每天只有3-5场《大地震》,而一般的大片有8-10场,票房怎么可能太好呢。其主要原因是新加坡人这场地震没有了解,如同图片中的这位老哥一样,他看到海报的第一个反映,恐怕是把它和印尼海啸联系在一起。
今天是星期三,我趁人少票便宜的时段也去看了这部电影,影院可以坐下不到200人,但只有20多名观众,听口音还都是中国的。所以给我的感觉,这部电影海外华人都想看,但当地人没什么兴趣。我自己就是个例子,早在6月就看到《大地震》的海报了,一直盼望着影片上映。看完影片后最大的感触是,自己汶川地震的时候,真应该去现场参加救援行动。幸亏当时还捐了一些钱,否则我还是人么?如果08年我把年假都用来救灾,也不会在非洲把手摔断。
今天是星期三,我趁人少票便宜的时段也去看了这部电影,影院可以坐下不到200人,但只有20多名观众,听口音还都是中国的。所以给我的感觉,这部电影海外华人都想看,但当地人没什么兴趣。我自己就是个例子,早在6月就看到《大地震》的海报了,一直盼望着影片上映。看完影片后最大的感触是,自己汶川地震的时候,真应该去现场参加救援行动。幸亏当时还捐了一些钱,否则我还是人么?如果08年我把年假都用来救灾,也不会在非洲把手摔断。
《大地震》片尾曲
我老婆听了这话,说如果我去了,发现救援行动中的种种不好的事情,可能会非常郁闷。我仔细一想,也是,光在网上看余秋雨、李承鹏、体坛周刊、韩寒这帮人就够热闹的了,真到了现场还不知道会如何。所以至今我依旧在海外游荡,和祖国保持一定的距离,远远地崇敬着她和她的子民。相信许多去看《大地震》的海外华人和我抱有相似的心理,不是我们不爱国,不是我们不想回去,只是有时候,距离产生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