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孤独川陵孤独星球谢川陵mkx背包波哥大哥伦比亚南美游记 |
分类: 中美南美洲18国 |
波哥大的天气我是相当喜欢的,这里海拔高,地处热带,一年四季都是这么凉凉的,好像云南昆明的高原气候。与云南昆明不同的是,这里常常天气要更冷阴冷一些,太阳常常躲在云层中,至少我在的那三天是如此的,这一点很像成都。如果你想生活在热带,却又害怕炎热的气候和强烈的阳光,那么波哥大的确适合你。对我来说,记忆力北京阴沉沉的冬天是那么漫长,离开北京快10年了,虽然新加坡已经他乡变故乡了,但对于北京多多少少有些怀念,波哥大的天气也算是正中下怀。在波哥大的日子里,我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抬头仰望那灰色的天空和高耸的西班牙钟塔。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我会喜欢这种天气,也许只有灰色的天空能让人长久注视,而不觉得阳光刺眼吧。
那个清冷的早晨,床铺没有收拾,牙也没刷,就出了旅店,路两旁的房子不新但也不破旧,不单调但也不绚丽。路上的行人走的不快也不慢,说话的声音不高也不低。汽车和摩托车从身边驶过,既不显得匆忙,也不会拖泥带水。一切都好像这里的天气一样,小寒但不冷,披上外套,就刚刚好。我知道此生应该是不会再有机会踏进这条街道,即便我能回来,这里也时过境迁,于是沿着波哥大老城区弯曲起伏的老街道慢慢地向前走,希望能和这团颜色、这片记忆,多摩擦一阵子,也许会忘记得慢一些。将来把这段记忆告诉我的爱人。
一边擦鞋一边看报纸,这应该是大国人特有的权利。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国你就享受不了,因为人力太贵,所以只能自己给自己擦,李光耀也不太喜欢看到别人在街上擦鞋吧,所以新加坡不记得看到过这种服务。北京这样的服务也很少看到,原因和新加坡类似,此外北京的天气那么糟糕,擦了也白擦。记忆力有些小城市的街头这样的擦鞋摊很多,很少一点钱就能把鞋给你擦得亮亮的,多给他几个字儿,他会说谢谢您年轻的先生,有点儿像解放前上海租借的场景。可惜我不是丁力或者徐文强,更加糟糕的是,离开新加坡我通常传登山鞋,擦皮鞋的相擦都没得擦。在折腾了十多年后,平凡的生活对我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如果角色能够互换,我宁愿不做那个周游世界的孤独川陵了,让我变成这个看报纸的人,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常常能看到父母和外婆。我如今还能留在新加坡,就是喜欢上了这种平凡吧。和一个平凡快乐的人结婚,然后厮守一生,平凡并幸福地生活着。
竟然有一家店铺的名字叫Babel,门口还贴着Babel的海报。Babel是一部电影,这部影片获得7项金球奖提名,并赢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的奖项。Babel是传说中的一座通天塔,是人类建造的可以通往天国的建筑,上帝知道这件事情后非常生气,他毁掉了通天塔,并让人类在交流上产生困难,例如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影片描述了发生在摩洛哥,日本,美国墨西哥边境的四个故事,四个故事多多少少有一点点关联,可是互相之间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说的都是交流的问题,因为交流有问题,所以最爱你的人,可以成为你最讨厌的人。交流不一定是语言问题,影片一开始那对美国夫妇一起去摩洛哥旅行,妻子不明白丈夫为什么要这样,而且怪餐馆里没有不含脂肪 的食物,没有Diet可乐。丈夫让她尝试,她不肯,还把可乐杯子里的冰倒掉。和丈夫比起来,她简直就是另外一个星球上的人。影片中的摩洛哥,墨西哥音乐,东京漂亮的夜景都让人难忘,特别是摩洛哥戈壁滩的景色和人物让我想起了伊朗。没想到在哥伦比亚的街角看到这样一家小店,店铺的颜色搭配和灯饰也都很有特点。
再次回到广场上,对比一下夜里的情形,白天的广场少了热闹喜庆的气氛,只剩下庄严和肃穆。还是那些警察,零零散散几个行人,鸽子倒是比人多。好在广场十分空旷,最容易得到阳光的眷顾,许多无事可做的人在这里晒太阳,其中包括我。我觉得自己好像广场上一支鸽子,在广场上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虽然我不会咕咕叫。
夜幕降临后的广场
我不是广场上最nb的一只“鸽子”,这位仁兄竟然坐在房顶当“鸽子”,我的身手怕是上不去了。
广场周围的建筑都相当不错,都是些殖民地时代的建筑,厚重、且充满了历史感。
室内装潢也延续了这种风格,高大的柱子,明亮的水晶灯。
现在人们都在追求小巧方便快捷和不断升级,而几百年前的人们追求的是雄伟庞大和永垂不朽。我从一个现代人的角度看,那个时候人们用建筑的雄伟和坚固来弥补精神上的虚弱和无依无靠,而如今人们用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来表现自己的个性独立和与众不同。
沉重的木门上一颗颗的铜质的门钉,不知道哥伦比亚的芭蕉是否惹了骤雨,这些门钉显然已经在岁月中惹上一身铜绿。我路过了南洋小镇惹了谁,会让我在那里隐姓埋名,了此一生。
离开行人稀少的广场,挤入了满是摊位和逛街人群的街道,这又是西班牙街巷的翻版。
闹市区
这些人不知道来自哪里,带着孩子行李还有一个零食摊位在城市中游荡
和西班牙一样,这里也有许多街头表演者
圣诞节就要到了
那里都有中餐馆,波哥大也不例外
银行大厦
孤独川陵mkx http://blog.sina.com.cn/mkx

那个清冷的早晨,床铺没有收拾,牙也没刷,就出了旅店,路两旁的房子不新但也不破旧,不单调但也不绚丽。路上的行人走的不快也不慢,说话的声音不高也不低。汽车和摩托车从身边驶过,既不显得匆忙,也不会拖泥带水。一切都好像这里的天气一样,小寒但不冷,披上外套,就刚刚好。我知道此生应该是不会再有机会踏进这条街道,即便我能回来,这里也时过境迁,于是沿着波哥大老城区弯曲起伏的老街道慢慢地向前走,希望能和这团颜色、这片记忆,多摩擦一阵子,也许会忘记得慢一些。将来把这段记忆告诉我的爱人。

一边擦鞋一边看报纸,这应该是大国人特有的权利。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国你就享受不了,因为人力太贵,所以只能自己给自己擦,李光耀也不太喜欢看到别人在街上擦鞋吧,所以新加坡不记得看到过这种服务。北京这样的服务也很少看到,原因和新加坡类似,此外北京的天气那么糟糕,擦了也白擦。记忆力有些小城市的街头这样的擦鞋摊很多,很少一点钱就能把鞋给你擦得亮亮的,多给他几个字儿,他会说谢谢您年轻的先生,有点儿像解放前上海租借的场景。可惜我不是丁力或者徐文强,更加糟糕的是,离开新加坡我通常传登山鞋,擦皮鞋的相擦都没得擦。在折腾了十多年后,平凡的生活对我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如果角色能够互换,我宁愿不做那个周游世界的孤独川陵了,让我变成这个看报纸的人,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常常能看到父母和外婆。我如今还能留在新加坡,就是喜欢上了这种平凡吧。和一个平凡快乐的人结婚,然后厮守一生,平凡并幸福地生活着。

竟然有一家店铺的名字叫Babel,门口还贴着Babel的海报。Babel是一部电影,这部影片获得7项金球奖提名,并赢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的奖项。Babel是传说中的一座通天塔,是人类建造的可以通往天国的建筑,上帝知道这件事情后非常生气,他毁掉了通天塔,并让人类在交流上产生困难,例如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影片描述了发生在摩洛哥,日本,美国墨西哥边境的四个故事,四个故事多多少少有一点点关联,可是互相之间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说的都是交流的问题,因为交流有问题,所以最爱你的人,可以成为你最讨厌的人。交流不一定是语言问题,影片一开始那对美国夫妇一起去摩洛哥旅行,妻子不明白丈夫为什么要这样,而且怪餐馆里没有不含脂肪 的食物,没有Diet可乐。丈夫让她尝试,她不肯,还把可乐杯子里的冰倒掉。和丈夫比起来,她简直就是另外一个星球上的人。影片中的摩洛哥,墨西哥音乐,东京漂亮的夜景都让人难忘,特别是摩洛哥戈壁滩的景色和人物让我想起了伊朗。没想到在哥伦比亚的街角看到这样一家小店,店铺的颜色搭配和灯饰也都很有特点。

再次回到广场上,对比一下夜里的情形,白天的广场少了热闹喜庆的气氛,只剩下庄严和肃穆。还是那些警察,零零散散几个行人,鸽子倒是比人多。好在广场十分空旷,最容易得到阳光的眷顾,许多无事可做的人在这里晒太阳,其中包括我。我觉得自己好像广场上一支鸽子,在广场上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虽然我不会咕咕叫。

夜幕降临后的广场

我不是广场上最nb的一只“鸽子”,这位仁兄竟然坐在房顶当“鸽子”,我的身手怕是上不去了。

广场周围的建筑都相当不错,都是些殖民地时代的建筑,厚重、且充满了历史感。

室内装潢也延续了这种风格,高大的柱子,明亮的水晶灯。

现在人们都在追求小巧方便快捷和不断升级,而几百年前的人们追求的是雄伟庞大和永垂不朽。我从一个现代人的角度看,那个时候人们用建筑的雄伟和坚固来弥补精神上的虚弱和无依无靠,而如今人们用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来表现自己的个性独立和与众不同。

沉重的木门上一颗颗的铜质的门钉,不知道哥伦比亚的芭蕉是否惹了骤雨,这些门钉显然已经在岁月中惹上一身铜绿。我路过了南洋小镇惹了谁,会让我在那里隐姓埋名,了此一生。


离开行人稀少的广场,挤入了满是摊位和逛街人群的街道,这又是西班牙街巷的翻版。

闹市区

这些人不知道来自哪里,带着孩子行李还有一个零食摊位在城市中游荡

和西班牙一样,这里也有许多街头表演者







圣诞节就要到了

那里都有中餐馆,波哥大也不例外


银行大厦

孤独川陵mkx http://blog.sina.com.cn/m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