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lonelymkxplanet背包孤独川陵孤独星球谢川陵 |
分类: 小小小说 |
3年前写的,那个时候才24岁,还比较青涩。
当然,现在依然有些青涩。。。
球场的原型是古罗马竞技场,男人的运动,所以男孩大多都喜欢踢足球或者打篮球。在一个没有游戏机,没有MTV,甚至没人买得起电视的年代,球类就成了男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在这个人口过千万的城市里,踢球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没有场地是主要的困难,缺少玩耍的地方是生长在北京的孩子们必须要付出的一种代价。还好我是生长在大院里的,大院里的孩子是从来不缺玩耍的地方的。院子里有很多块操场,上托儿所的时候,我常常去附近的操场玩泥巴,用红泥巴涅成一个小人,小坦克和小飞机什么的。那个时候还是六天工作制,学校和托儿所都是五天半制,所以周六下午我是无人看管的。那个时候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是如此漫长,好像如今一个礼拜那么长,难怪有人说生活像一卷厕纸,越是后面的日子越是过得飞快。
某天小mkx在操场上挖泥巴,操场上一群踢球的大孩子缺少根门柱。。。。。。于是我成了门柱,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项古老的体育运动。那个圆圆的东西,踢一脚就可以滚动,足够吸引一个3岁孩子的注意力了。小孩子往往沉浸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中,所以虽然只是跟门柱,偶尔能碰一下球,就已经很满意了。甚至有的时候还有点骄傲,不是所有小孩子都有机会做门柱的。再大一点儿的时候,他们开始让我捡球,当时我是多么珍惜这唯一的控球机会呀,于是站在一边看球的我总是在心里嘟囔,快把球踢飞吧。7岁那年,我算是登堂入室了,可以做守门员了,因为那些踢球的大孩子没人愿意做守门员。虽然有时会弄得浑身青肿,但是我当时不觉得有什么难受,也不愿意放弃任何和足球摩擦的机会。
第一次成为球场上的主角是在小学的体育课上,现在回想起来,简直是打橄榄球没什么分别,没有阵型,有球的地方总是一堆人。那时没有现在市场上花花绿绿的各种运动装备,家长甚至舍不得给孩子买球。球在80年代对于普通工薪阶层还是奢侈品,于是我们只能盼望体育课时玩那么一会儿。那时候什么都不懂,最崇拜的人是我们班的阿辉,就因为他一脚可以把球从一个五人制的小球场的一端踢到另一端。阿辉是留级生,校工的儿子,那时候还不懂得什么是歧视,感情是纯粹的。
90年以后,电视台开始转播德国足球联赛,后来还有了意大利甲级联赛,于是我们开始模仿电视中的人踢球,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同时我们的身体也在成长,力量和平衡能力上都有很很大的提高。上中学的时候,中国的职业联赛开始了,那个时候的甲A简直就是瞎闹(虽然现在也好不到哪里去)。看国外的足球联赛是对足球艺术的欣赏,看国内比赛是感受足球的气氛和享受和足球相关的生活,因此我不分国内国外,有球必看,为了这个不知道和父母吵了多少次。
我真正开始踢球要从我遇到“薛大头”说起。
mkx 2003-1-19
前一篇:澳门:一庙两街三教堂
后一篇:在球场上的日子——宝剑和薛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