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子备课不妨开放对待

(2010-04-12 06:30:03)
标签:

教师

电子备课

教育

 按:十来天没更新了,贴篇有点专业的。

 

电子备课不妨开放对待 

宋客

 

刚来某农村中学教书时,我是很认真写教案,花费了很多时间,但大都是在各种教辅资料上摘抄拼凑的。这样限制了我的很多时间,我是教语文的,其实我很多讲解喜欢写在书上,又要在教案上抄录一次,很麻烦。到下学期时,我打算电子备课,学校也允许,甚至鼓励大家电子备课,那一年,我的电子备课还得到领导的表扬。可后来,很多教师都蜂拥电子备课,都去网上下载同一个教案,要不拖延到期末才打印出。最后上级突击检查教案,那些拖延的被上级查出,他们和学校挨批评了。之后,上级就强制要求不得电子备课。

作为80后农村年轻老师,我对地方教育领导强制要求传统备课是反感的。

教师备课是常规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而今对很多教师来说,备课只是应付检查,对教学水平基本是零提高负提高。先说年老的教师,他们的备课基本是抄袭自己几年前甚至是十几年前的备课教案,因为是“老资格”可以“倚老卖老”,他们就可以很花哨、很简单地写。这也不能全怪他们,备课本来也走上羊肠小道了。以语文学科来说,每一课都要写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设计等等,每一栏下就有三四小条,光这些就专门要写上一页,在开始分课时时又得缠绵写很多,很费时间。语文一周写五课时,语文老师带一门其他的,一周备课7课时,两周14课时,比某些专职的体育美术老师一学期的课时还多。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后,基本没什么时间看新的教学书籍、搞教学拓展和翻看其他人文著作,于是就导致学生来舀水了,可桶里的水是死水,很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年轻的老师更不用说,要不消极怠工,要不很认真地去抄写教案,基本每天的大量时间是花费在抄教案上,绝少时间看其他相关教学书籍了,这样工作的老师,是轻重倒置的,是可虑的。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电子备课应该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方向。

但是电子备课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让大部分老师从旧形式中解放出来,用更多时间去探索钻研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也可以让大量老师更加懒惰,他们去网上拷贝下大量现成资料,丝毫没有用心去看去学。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一是强化管理制度。电子备课管理需要规范化、制度化,制度上墙。推行激励机制,同一学科评比对教案做得好有创意的予以表彰奖励。明确检查内容,电子备课和传统备课可以不同,文理科备课也需区别对待,纵使同一学科的不同课文的备课方式也允许适当创新。明确检查时间,这不是要求检查时间定死,而是要求定时检查和不定式抽查相结合,比如做到每两周一次平常的教学常规检查时和半年一次的大型备课评比。

二是狠抓检查落实。分管教学校长、教导主任、各学科组长等领导以身作则自己在备课上作出榜样,从形式到内容对电子备课检查切实落实到位,别“看关系”、“碍面子”、“凭感觉”就糊弄过去。学校领导可以随时去某教室听教师讲课,备课和讲课要注意相互衔接相互促进,不能完全脱离。每次常检时,各学科可以分批组织教师去观摩评比;半年一次大型常检,各学科都一律收取匿名发给兄弟学校相关学科老师检查,保证公平性、落实度。

三是加强反馈督导。备课是为更好上课,检查是为保证备课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反馈是改进的表现。没反馈,一切都会打折扣。

总之,在信息时代,我们反看多年来教师在传统备课中存在的弊端,对于电子备课,我们也不妨用开放疏导的心态去对待、去引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