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望的幸福
前几天一直在看齐瓦的系列博文《陪着老妈渐渐老去》,刚看到这个题目时,心里就感觉特别温暖,心也变得柔软了。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人心因为劳累而变得麻木,忽然在这一瞬间,冰冷的心被激活了,被重新捂热了。看惯了太多的“最浪漫的事就是陪着你慢慢变老”,而这个“你”可能是你的爱人,可能是你的恋人,甚至可能是你的朋友,而唯独忽略了自己的父母。所以仅凭这个题目就足以让我感动,并促使我用心去阅读、用情去感悟。
文章从老爸的离世开始写起,相濡以沫六十载的夫妻被迫阴阳两界隔离,走的人安息了,而留下的人却陷入了无助的悲痛中,她最忠实、最依恋的伙伴走了。虽然有众多儿女的照顾,可是老妈依然感到了孤独。后来老妈来到了儿女家,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生活环境的差异,婆媳之间的关系,让老妈再一次感到了孤独。老妈的儿女都知书达理、事业有成,孝敬老妈也没任何异议。但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性格的不同,尽孝的方法也各不相同。齐瓦的文章让我也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想到了如何让自己的父母晚年不独孤,如何守望住身边的这份幸福。
我们做子女的,从内心来说都是孝敬父母的,但往往会因为忙于工作和学习,而忽略了父母对我们的牵挂,忽略了他们望眼欲穿的那分思念。也许,在我们的心中,总觉得父母还是年轻的,来日方长,却忽略了时间的无情。当我们执著的追求自己的幸福或者名利,为把握一些机会而忙得不可开交时,却看不到我们至爱的亲人头上的白发正一根根增多。
曾几何时,我们不再去看父母的身影,却在无意间看到了父母微驼的背影;不再去看父母的脸,却鬼使神差般的在梦中看到了长满皱纹的脸;不再去看父母的头发,却异样的在镜前发现了许多掉落的银发。
我们那年迈的父母,就像那收获的麦茬,生命的价值已被季节无情地掠走,只剩下短短的一截露出地面,他那橙黄的颜色,向世人声明曾有的美丽和沉实,而季节的轮回很快就会把它们化成滋养大地的养分。我们都是从父母身上割下的麦,面对着苍茫大地间暗自悲凉的父母,我们是不是应该停下前行的脚步,时常地回头顾盼一下?
你是否还记得儿时捧回小红花,父母脸上洋溢的喜悦?是否还记得少时赢得奖状,父母逢人便夸时的自豪?是否还记得父母生病时,只是给他们捧上一杯热水,他们的病好像就立马好了?是否还记得,拿到大学通知书时,父母欣慰的笑容,和接下来忙前忙后的张罗?还记得父母生日时,一家人围坐一起,父母望着身边的儿孙,脸上洋溢出的那份满足和幸福?
孝,其实就这么简单。而我们总是借口工作忙而忽略了父母的需要,我们总觉得给父母多花点钱就算尽孝心了,其实父母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在情感上的依托。我们总觉得父母还在,我们尽孝的时间还多的是,其实不然。孔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就像齐瓦文中所说:“终究有一天,老妈会这么睡着,永远不会再醒来了。而且这一天的脚步声我似乎都能听到,我感到惶恐,但是无力去阻止。
”父母的爱,是陪伴在我们身边的最真实的幸福,当它存在时总是被我们忽略,而一旦失去,我们就会追悔莫及。
季羡林老先生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向母亲尽孝,一篇《赋得永久的悔》让无数读者感慨万千,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毕淑敏说过:“孝,在我们年轻的时候还不会懂得,当我们懂得时候已不再年轻。”所以,我们应该庆幸,庆幸我们的父母还健在,我们还年轻,还有机会好好孝敬父母,庆幸我们还能守望住身边的这份幸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