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董秀成:上海原油期货满月开局良好任重道远

(2018-05-02 07:30:34)
标签:

董秀成

能源

财经

分类: 学术观点

董秀成:上海原油期货满月开局良好任重道远

董秀成:上海原油期货满月 开局良好 任重道远

 

    中新经纬426日电 题:《董秀成:上海原油期货满月 开局良好 任重道远》

作者 董秀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自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于326日启动人民币石油期货交易以来,已经走过一个月时间。从交易规模和活跃度来看,总体形势良好,这将有利于推动国内油气产业深化改革,但是在价格发现、功能实现和价格话语权作用方面还需要深入观察,目前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原油期货交易形势好于预期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数据显示,截止425日,原油期货成交113.4万手,成交金额5671.7亿元。当日主力合约SC1809,以438.0/桶收盘。全部合约成交99138手,持仓量减少2188手至16852手。主力合约成交98992手,持仓量减少2140手至16184手。从开盘近一个月的情况来看,成交量大,流动性好,运行平稳,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中国原油供求基本面,比原来市场预期要好,交易活跃度和持仓表现整体呈乐观态势。

    另外,从交易主体来看,金融投资机构、油气企业、独立炼化企业、油气贸易公司以及个人客户等都有较大的参与积极性,既有国有企业,也包括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涵盖了油气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价格基本与市场供需变化贴近,很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进来,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多元化市场交易结构初步形成。

    上海原油期货标的是中质含硫原油,可交割油种主要是中东原油,初期将中东原油运往远东的到岸价格作为定价基准。从交易价格来看,上海原油期货价格走势与国际油价趋势基本吻合,连带性较大,说明没有出现过度投机现象,非常值得肯定,有利于消除社会对原油期货市场有可能变成巨大赌场的担忧。值得特别关注的是,326日中国石化全资子公司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与壳牌公司签署了原油供应长期合约,从20189月开始,从壳牌公司进口的中东原油将以上海原油期货作为计价基准,成为首笔以上海原油期货计价的实货合约,这对我国原油进口计价方式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在远东地区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原油价格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版原油期货有利于深化油气体制改革

    原油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相辅相成,离开现货市场的发育不可能使期货市场变得成熟,其公信力也会让投资者产生怀疑,但是期货市场反过来也一定会促进现货市场的发育,因此可以看出,原油期货与国内油气体制改革关系比较大。原油期货市场运行成功,一定会促进油气体制向进一步市场化方向改革。

    目前,我国油气产业正在经历深化改革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已经于2017年上半年发布,目前正处于落实配套阶段,总体改革思路就是进一步推进整个行业市场化进程,其中推动油气市场主体进一步多元化和油气价格实现市场化机制改革是重点内容。

    从国内环境看,成品油市场具备了三化特征:一是价格调整常态化,成品油价格调整已经不是一个社会敏感问题;二是市场主体多元化,炼油产业除了原来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还增加了中国海油、中国中化、中国化工等中央企业,以及一大批民营独立炼厂,而且很多独立炼厂已经获得了原油进口和使用权,带来了成品油的油源多元化;三是竞争常态化,当前炼油行业产能过剩已成不争的事实,导致成品油市场竞争加剧,让国家指导价部分地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改革推进至当前,成品油定价市场化已经具备了充分条件,进一步改革即将到来。

    原油期货功能可否实现需要继续观察

    期货功能主要包括三方面: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和投机。

    价格发现功能看似简单,其实不易。并不是交易中心每天交易形成了价格便实现了价格发现功能,关键是形成的价格是否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形成过程是否公开透明,价格数据是否被业内接受,是否被众多企业在现货市场交易合同作为价格基准。如果经过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国内现货市场交易接受上海期货价格并以此为基准价格进行签约,尤其是国内原油进口合同中能够比较多的采用上海期货价格作为定价基准,那么价格发现功能才算真正实现。

    至于套期保值功能,实现起来也不容易,关键还是要众多炼油企业有意愿参与,而是否有意愿,关键还是要看期货市场是否具有公信力和吸引力。从目前来看,利用上海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最积极的恐怕是那些民营独立炼油企业,三大石油集团下属的大型国有炼油企业由于没有相应经营权很难直接参与。

    在我看来,投机功能或许最易实现。从目前来看,在上海期货市场进行投机的金融机构、投资公司或个人参与交易的积极性比较高,交易目的主要是通过价格波动进行投机套利,判断价格走势,正确低买高卖,在交割期到来之前出仓,或在交割期进行现金结算交割。

    解决亚洲溢价问题和石油人民币仍任重道远

    国家推出原油期货,在宏观层面上主要有两大目标:解决亚洲溢价问题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长期以来,我国作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和消费国,一直处于冤大头的无奈地位,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石油进口国从中东进口石油,价格要比欧美国家进口价格高,这就是亚洲溢价现象。

    这与当前全球石油价格机制有密切关系。世界两大基准油西德克萨斯中质油(WTI)和布伦特(BRENT)价格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前者代表美洲市场,后者代表欧洲市场,而亚洲市场缺乏代表性的基准油价。日本、新加坡等国也曾推出原油期货,不过没有形成亚洲基准价格。上海原油(SC)期货可否获得市场接受并成为代表亚洲基准原油,仍需要艰苦努力,不断发展和成熟。

    至于石油人民币问题,更是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石油人民币影响因素众多,核心是实现人民币计价、结算和储备功能。石油美元是霸权主义制度安排,以美元作为国际原油贸易的计价和结算币种,美国具备通过印刷钞票来购买石油的特权,通过输出美元换取石油资源,其他国家则需要通过商品和服务获取美元进而获得石油,石油美元最终回流变成美元金融资产,填补财政赤字。尽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之一,但上海原油期货人民币交易在相当长时间内可能不会对美元原油期货交易大局构成太大影响,对国际石油现货贸易中主要以美元为计价和结算货币的基本格局也无法撼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