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2015.9.1)

标签:
董秀成能源财经 |
分类: 媒体采访 |
观点(2015.9.1)
2015年09月0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高油价掩盖了企业存在的很多问题。低油价让石油公司面临比较困难的环境,但也给企业加强投资决策科学性、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强化成本控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据新华网8月27日报道,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说。他还表示,对于以资源为核心和基础的石油公司来说,确保上游勘探开发一定规模的投资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中国油气管道安全值得关注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管道运输显然差距很大。例如,美国有约15万公里的成品油管道,成品油管道运输比例达到47%。管道运输是大运量液态和气态货物的最佳运输方式,与铁路和公路运输相比,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因此中国油气管道网络还需进一步建设。
——据《国际金融报》8月24日报道,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接受采访时表示。
据报道,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官方发布,截至2014年5月底,共排查油气管道隐患2.9436万处,平均每4公里就有1处隐患,但整改率只有12.6%。
国际能源市场步入新阶段
过去那些认为能源资源是有限的,能源价格由于濒临耗尽而将越来越昂贵的想法看上去已经有些过时。人类的智慧充满能量,引领我们实现转变。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价格下跌并不是故事的结束,它预示着新事物的到来。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访问教授尼克·巴特勒8月26日为《人民日报》撰文指出,能源价格下跌对经济严重依赖能源出口的国家将造成深远的政治及经济影响,但好消息是,能源市场正逐渐改变过去的垄断局面,步入新阶段。这一过程可能不会十分平顺,但从中长期来看将是积极和令人鼓舞的。
美国天然气出口梦成空
奥巴马政府经常被指责在向与美国没有自由贸易协议的国家运输液化天然气项目发放许可方面过于缓慢。批评者认为这种迟缓让美国错失历史性机遇,没能成为可与俄罗斯和卡塔尔相提并论的天然气出口大国。而美国4年40个申请只批准10个是否迟缓只是一个角度问题。但在审批速度上的争议蒙蔽了一个更重要的事实:无论批准多少许可,美国天然气已不再为其他国家所需要,天然气市场增长最快速的亚洲肯定是不需要了。
——据《中国能源报》8月24日报道,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IAGS)联席主任、美国能源安全理事会高级顾问盖尔·拉夫特撰文指出,解决北美天然气供过于求的答案不在于投资数十亿美元在美国海岸建设液化天然气终端,寄希望于将天然气出口到遥远的别国市场,因为这些市场已经不再需要美国天然气。美国的天然气供应商如果要确保继续钻探更多的天然气仍有人购买,只有两个改进方法:一是以液化天然气以外的方式出口天然气到美国的邻国;二是推进财政上保守的方法开放运输行业使用天然气制成的燃料。
油价真正涨势尚未到来
油价在11月或12月将开启一轮真正的涨势,因原油供应量在那时或显著下降。
——据FX168财经网8月29日报道,前壳牌总裁约翰·霍夫迈斯特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油价近日连续暴涨,但在未来数月内仍将持续波动,预期在9月或10月内还将跌至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