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继续建设和完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

(2013-10-20 09:16:08)
标签:

董秀成

分类: 学术观点

继续建设和完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

2013年10月20日/董秀成

 

  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建设于1993年开始酝酿。随着国际石油价格剧烈波动,我国经济深受影响,国家的石油安全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在20013月,“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出现在我国“十五”计划中,“十一五”计划中又明确为“增强石油战略储备能力”,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石油储备保障体系建设工作。从2004年开始,我国开始政府石油储备体系建设。企业商业石油储备建设在国家支持下也取得明显进展,国内石油企业已建立了商业原油储备能力,以中国石化集团和中国石油集团为主。虽然我国在石油储备体系的建设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与上述国家相比,我国石油储备体系还处于摸索阶段,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为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国外主要的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实行法律先行策略。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当务之急是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石油储备的目的、目标、规模、体制管理、资金、方式、布局与动用等问题,使石油储备体系建设运行有法可循,有法律保障。

    西方发达国家石油储备实践表明,国家可以根据各自情况选择不同石油储备模式,没有统一的储备模式,各国都是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选择储备模式。我国储备模式必须针对石油安全面临的挑战,能够有效防止石油供应中断;同时还要从全社会的角度而不是个别企业的角度考虑增加抵御危机的能力,必须考虑政府和企业承受能力,必须满足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的要求。

    我国当前必须大力推进企业建立商业储备,因为随着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加大,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接轨是大势所趋。企业商业储备是实现我国石油价格与国际石油价格接轨,并能够抵御国际市场油价波动的主要手段。同时,继续完善政府石油储备体系,应对石油供应中断的威胁。

    石油储备建设需要投入庞大的资金,资金筹措问题是一个焦点。石油储备造福于全社会,其建设费用应由国家、社会、企业共同承担。储备设施的建设资金应以国家投资为主,广开融资渠道,利用政策性贷款、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予以解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