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2013.10.08)

标签:
董秀成 |
分类: 媒体采访 |
观点(2013.10.08)
2013年10月8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中俄天然气合作是战略合作
从中国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角度来看,两个国家的命运是捆绑在一起的;在能源方面,俄罗斯是储藏量最大的国家,而中国又是需求量最大的国家,两个邻国形成结构性互补。
——在9月底举行的2013欧亚经济论坛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石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石泽认为,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两个国家的天然气管线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两个国家的能源合作关系把两个国家的命运捆绑在一起,供应国看重对方市场,需求国看重对方的资源,必然形成互助、互利的国家层面的关系,从而使得两国周边安全形势更加趋向良好。
优质优价利于推进油品升级
长期以来,我国成品油定价没有市场化,缺乏一个顺畅的成本转移机制,不利于油品质量升级。目前,定价机制已日益市场化,油品升级调价标准的出台,有利于提高炼油企业升级油品质量的积极性,加快全社会油品升级的步伐,而不仅仅是依靠行政手段强迫几大油企升级。
——据新华网10月7日报道,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教授认为。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油品质量升级价格政策有关意见的通知》,决定对油品质量升级实行优质优价政策。报道认为,油品质量升级调价政策有利于加快推进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防治雾霾天气,但政府也应加强监管。
新模式治理移动污染源
多年实践表明,光靠加严标准不能够满足整个空气质量改善的需求。城市如何发展,城市交通规划如何制定,对于从根本上解决机动车的污染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据《经济参考报》9月30日报道,中国环境保护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副主任丁焰认为,从“车、油、路”的传统组合到“路、油、车”时代的转变体现了治理环境污染的新思路。
德国誓将清洁能源进行到底
在德国,你可以看到可再生能源以及无碳能源将在未来实现。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智库大西洋理事会认为。据《环球时报》9月30日报道,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获得连任证明,尽管默克尔许诺的通往“后碳时代”的道路昂贵而大胆,但德国选民仍义无反顾地向其送上具有绝对优势的选票。
报道称,德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努力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2012年,德国的可再生能源比例已经达到了23%。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灾难后,德国全国反核情绪高涨,默克尔借此加紧推进德国的能源转型。德国的目标是在2020年淘汰核电,将清洁能源比例推高至35%,2050年达到80%。不过,默克尔也承认能源改革中需考虑成本问题。对此,她能做什么取决于德国的政治和欧洲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