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能源很尴尬:浪费和短缺并存

(2011-07-01 12:45:16)
标签:

董秀成

能源安全

能源市场

中国发展

财经

分类: 学术观点

中国能源很尴尬:浪费和短缺并存

中国能源很尴尬:浪费和短缺并存

2011年7月1日/董秀成

 

    对中国来说,要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源消费增加趋势不可避免。能源问题已经走出学术“象牙塔”而走向大众,老百姓和经济学家一样开始关注能源话题,每个中国人都可以对能源问题发表议论,都可以理性或非理性地谈论能源供应、消费和价格,尤其是在大众视野中“能源必须是廉价的资源”似乎已经成为共识。

    能源问题在中国长期存在,但其给公众的感觉在不同时期是相当有差异的。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政府基本上奉行“低价能源”政策,这在过去几十年表现十分明显,以牺牲能源价格为代价换取经济快速发展似乎天经地义,人们已经习惯了廉价消费能源的生活方式,这一点中国与美国极其相似。

    美国长期习惯低价消费能源,人们生活方式十分“奢侈”,因此面对能源供应可能出现问题,美国人难以接受,因为一旦改变能源政策意味着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国民生活方式,很难想象美国人离开车轮子或适当减少私车出行会如何适应。美国人平均每人每年要消耗3吨石油,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异常艰难。

    中国人目前才开始过上好日子,才开始大规模买车,这与美国奢侈生活方式还相差很远很远,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种生活方式其实根本就不可行,思想观念与现实资源状况存在巨大落差,国家在能源政策调整方面面临巨大阻力。

    但是,客观现实就是客观现实,正是国家以往的能源政策造成了今天的严峻后果,一方面能源供应问题越来越突出,另外一方面能源浪费又相当惊人,国家政策抉择面临十分尴尬的局面。

    根据有关信息,中国汽车燃油经济性水平比欧洲国家低15%-20%,大量低效电机及其相关设备、低效照明产品继续广泛使用,高效节能空调市场占有率不足5%。有人估算,一旦中国汽车燃油能耗水平达到欧洲平均水平,每年就可以减少2000万吨左右的成品油消耗,油荒局面就可能不复存在。

    另外,中国单位GDP消耗的能源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存在巨大差异,连世界平均水平都达不到,这说明中国能源消耗确实存在突出问题,需要从制度、体制和机制上加以调整和改变,尤其是必须让公众意识到“廉价能源”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