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安全:老问题需要新思维

标签:
董秀成能源安全能源市场中国发展财经 |
分类: 学术观点 |
石油安全:老问题需要新思维
2011年7月2日/董秀成
中国目前石油进口已经超过2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55%,国际石油市场行情变化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经济运行,需要继续采取外交、经济、军事措施等确保石油安全。预计,今后终归石油进口还将增长,石油安全形势将越来越严峻。
众所周知,在当今国际社会,石油竞争已经大大超出商业范围,成为世界大国在经济、军事和政治等领域都必须面对的考验。国际石油跨国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再加上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日益强大,国际石油市场垄断特征加强。这些大型石油公司都在加紧抢占石油市场高地,商业利益与国家利益保持一致,国际能源外交格局加快形成。
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在未来几十年,石油替代能源还很难说会有重大突破,石油仍将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供应和消费需求的矛盾日益严重,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基本国情,很难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从现实和未来看,中国无法回避依靠国际市场,利用国外油气资源将是必然选择,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利用国外石油资源,将企业战略与国家战略相结合,在国家统一部署下,建立起经济、稳定、安全的石油供给系统,以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与此同时,中国应该高度重视国内资源储备,必须节制国内石油开发速度,必须保证国内资源开发做到“细水长流”。
从当前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正处于缓慢复苏期,整体形势基本缓和,这十分有利于中国积极利用国外资源。从国家外汇支付能力看,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庞大,外汇支付能力足以保证利用国际石油资源,这是中国最大的优势之一。
从国际石油资源获取方式看,中国必须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包括直接进口、海外企业并购、贷款换石油、市场换资源等形式。在产业布局方面,海外油气勘探、开发、管道、运输、炼制、销售等应齐头并进,在海外逐渐建立起集上中下游于一体的运营中心,将海外产业链与国内市场有机结合。
在海外合作区域上,继续推行全方位、多元化战略,扩大合作区域和合作范围,确定包括中东、重要、俄罗斯、南美和非洲等区域的战略合作区,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区域,防范地域风险。
在海外运输通道方面,继续加强多元化、东南西北齐头并进并进的战略思路,加强与中亚、俄罗斯、缅甸、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合作,争取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国际油气运输走向,打通各种可能的运输通道,并加快海洋油气运输能力建设,包括大型油船船队建设和大型油气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必须继续推进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建立起国家战略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投资来源更加多元化,吸收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储备设施建设方式更加多样化,储备运营方式更加灵活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