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硝烟的战场
2010年1月11日/董秀成
一百年来,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石油引起的民族纠纷、国际争端、领土或领海纷争不断出现,甚至武力冲突、战争、暴力事件屡屡发生。在当今世界中,中东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民族与宗教冲突、海湾上空的战争阴云、巴尔干半岛这个“火药桶”散发的浓浓烟雾和科索沃地区的人道主义灾难、车臣境内的隆隆枪炮声、阿富汗境内的反恐战争、里海区域国家之间的领海纠纷、南中国海时常不平静的波浪、中国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以及中国新疆和西藏的少数人的独立倾向等等,都勾起人们对“石油”的深深遐想和悠远思索。
石油问题在过去几十年来一直是世界的热点或焦点问题,石油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仍将是世界争夺的最重要资源,石油工业在未来几十年仍将是世界关注的重要产业之一,世界经济机体中不断流淌的血液还主要是石油,而目前人们津津乐道的新型血液—信息流不大可能在短时期内取代石油。
世界经济机体即便是要大换血,那么新鲜的血液中的主要成份也是石油,或者说是石油流与信息流的有机混合物。
在石油领域的“风吹草动”,如石油供求关系的变化、石油价格的波动、石油资源的新发现、石油通道的畅通或阻塞以及产油地区的政治经济矛盾激化等,都将继续牵动着各国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的心弦,都将受到倍加关注。因此,国际石油市场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拥有和获取石油资源,确保石油供应渠道的长治久安,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政治、军事、经济范畴重点考虑的战略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