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解读中美两国减排指标?

(2009-12-01 10:15:23)
标签:

董秀成

低碳经济

价格机制

金融危机

经济危机

气候变化

新能源

杂谈

分类: 学术观点

如何解读中美两国减排指标?

如何解读中美两国减排指标?

2009年12月1日/董秀成

 

    中国和美国差不多同时提出这样一个目标,我们是40-45%,美国是17%,这两个指标当然有共性,但是说明有一个很大的差距,就是说明我们这两个国家减排的潜力是不一样的。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它的经济结构和我们中国的经济结构是不一样的,它是以服务业为主这样一个国家,尽管它的排放量很大,目前按照统计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国,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但是从节能潜力来看,就是经济结构不同,美国能够承诺实现17%这样的目标也是已经非常难得了。因为带奥巴马政府之前,前布什总统是反对这些做法,或者没有把气候变化问题作为一个国策,奥巴马上台以后,把气候变化问题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政策,所以他可以提出17%的目标我认为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举动。

  对中国来讲,我们能够提出40-45%的目标,这和我们减排的潜力有关,因为我国的经济结构是以重化工工业和制造业为主,如果我们调整我们的产业和经济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比较容易,因为美国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很困难了,基本上是以服务业为主,不要简单看这两个指标的大小,不是这个概念,是取决于这两个国家经济结构如何,减排的潜力有多大,我相信中国的减排潜力是很大,但是遇到的困难很多,因为调整经济结构会有很多牺牲,或者我们减排是有成本的,比如说,我们经济结构调整,制造业少了,可能会出现一个GDP速度会有所减缓。另外,可能会导致制造业上的特点变化,比如说它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经济结构调整同时,就会出现就业市场的困难,或者就业机会减少了,这种减排是有成本的。

  但是总体来讲,中国的经济结构,或者说为了中国的这种可持续发展,实现这种科学发展观,我想政府能够提出这样的目标,我认为也是非常及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