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然气告急推动价改加速出台

(2009-11-29 11:47:16)
标签:

董秀成

低碳经济

价格机制

金融危机

经济危机

气候变化

天然气价格改革

财经

分类: 媒体采访

天然气告急推动价改加速出台

天然气告急推动价改加速出台

2009年11月29日

 

    暴雪致部分城市天然气告急,突显中国天然气供应和价格形成的体制性问题,专家称将推动天然气价格改革。

    中新社援引北京商报 11月18日的报道称,一场突袭的暴雪,令早已备受诟病的中国天然气供应和价格形成体制的问题再度暴露出来。

    由于近日北方地区遭受冰雪袭击,国家紧急调配“西气东输”管道部分天然气,导致管道下游的武汉、杭州、南京等中东部城市天然气供应紧张。

    自然灾害只是导致“气荒”的一方面原因,现行的天然气供应机制导致的价格偏低、资源紧缺等问题才是根源。此次的“气荒”可能推动天然气价格改革加速出台。

    中石油人士表示,2009年情况比较特殊,中国北部地区遭遇了大雪和冰冻,北方天然气需求量急剧上升,上游对长江以南这些城市进行了减供。这导致了“西气东输”管道下游南方城市的“气荒”。

    息旺能源不愿具名的天然气分析师则认为,因为2009年冬天来的早,全国范围突然降温。而国内大气田都没有准备好,没有及时的供气预案。加上交通受阻后,国内液化天然气(LNG)的调峰作用也无法体现,也是导致“气荒”的一个原因。

    “主要还是中国缺气,此次天气的原因只是把中国天然气资源少的情况更加恶化了。”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表示。

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是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间接地引发了这场大规模的“气荒”。

    “缺气的根源还是在于目前天然气的价格管制。对于企业来说,没有利益的驱动,根本就没有动力去勘探更多的油气田。而进口天然气也是因为价格的矛盾迟迟难以进到国内。”董秀成表示。

    上述息旺能源分析师也说道,中石化的“川气东送”项目,是从四川的气田供应到华东,原本是2009年要投产的,但是因为与浙江、江苏等地方没有谈好价格,所以一直拖延没有投产,气源无法进入华东区域。如果说这条线的气能够按时投产,那么此次的“气荒”可以大大缓解。

    “企业会以此向国家相关部门施压,此次的‘气荒’很可能成为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的一大推动力。”息旺能源人士表示。

    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董秀成表示,因为价格一直被国家管制,天然气上游涨价成本主要由下游企业自己消化。国内天然气的价格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和其他替代能源相比,同热值下的价格也是偏低。

    价格长期低于价值,导致国内天然气资源量增长缓慢。而随着国内天然气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内天然气缺口却越来越大。中国社科院2008年发布的“能源蓝皮书”

    预计中国2015年天然气消费将达到2,400亿立方米,供需缺口500亿-600亿立方米,2020年供需缺口将达到900亿立方米。

    面对严峻的形势,天然气改革已经获得了重大突破。此前有消息称,天然气价改具体方案最快可能于2009年年底出炉。关于价改方案,可能采取成本加权平均的定价办法,推进“混合定价”机制,同时按照热值当量参考可替代能源价格波动。业内人士预计,出厂价大约会上涨两至三成。

    “天然气价格改革宜早不宜迟,解决目前缺气的根源就是要进行价格改革。”另有分析人士表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