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谈:《海外油气并购“逆势而为”?》
2009年9月25日/董秀成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三大石油集团寻找机会,大力推进海外并购进程,并且确实取得重要进展。这与几年前相比,情形确实有些变化。
几年前,国际大石油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大规模并购浪潮,大石油公司纷纷“强强联合”和并购,逐渐形成几家“巨无霸”公司,曾经让世界震惊不已。
那时候,我国几大石油公司也在大力推进国际化战略,积极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发展海外业务,但似乎都没有明显成效。当时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还是世界大国政治力的介入和干扰所致,当然也包括在并购项目竟标中很难与国际大石油公司一争天下。
然而,时至今日,在中国三大石油公司“蜂涌“海外之时,似乎面对着比较少的大国政治力的介入和干扰,而且我们似乎还很难再看到那些国际大石油公司与我们拼杀的局面,甚至有些公司是主动将它们的资产转让给我们。
仔细观察这种现象,不免令我有诸多思考和疑惑。是国内石油公司竞争力上升了,还是国际大石油公司竞争力下降了?难道世界大国过去一直担心的“中国威胁论”消失了,还是这些国家在能源安全政策上发生改变了?
经过认真思考,我国石油公司与国际大石油公司相比,实力根本还没有发生变化,或者说,我们在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上根本不是这些大石油公司的竞争对手,绝对不是因为我们竞争力增强才导致今天的局面。
那么出现今天局面的原因到底为何?如何来解释?我觉得可能是基于对未来国际能源形势将发生重大变化而做出的反应:
一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已经对能源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将成为美国制约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手段,低碳经济将成为世界主流,因而对包括油气在内的化石能源的依赖将减小。西方大石油公司正在对未来发展战略进行调整,积极面对未来国际能源革命而逐渐将重心向新能源领域转化,以便在未来依然可以占据能源产业的至高点上。
二是最近几年,油气资源国掀起一股国有化浪潮,在未来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因此西方大石油公司基于未来油气资源国政策逐渐趋于国有化之思考,担心将来在资源国国有化浪潮中重蹈历史上中东地区国有化政策遭受损失的覆辙,进而及时调整发展战略。
西方大石油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引导世界石油工业发展方向和趋势,我国石油公司一直是步其后尘,但今天的局势不免让我们多了许多思考、担心,甚至是疑惑。
但愿在若干年以后,我们不会像过去几年盛行的美国在金融领域的“货币阴谋论”一样,再次争论今天已经发生的事情其实不过是美国的“能源阴谋论”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