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替代物还没有出现
2006年8月31日/董秀成
石油的可替代性如何对于理解油价有重要意义,对于油价预测也十分重要。然而,由于石油资源自身特点,其即可以作为燃料,又可以作为石油化工原料,用途非单一而多样化,因此目前不存在能够单一替代石油的其它能源。但是,过去在石油替代方面观点比较多,而且也比较混乱,人们非常关注石油被其它能源全部替代以前油价将如何变化。例如,在70年代初期,油价由2-3美元/桶上升至14美元/桶时,专家们普遍开始预测很快会产生石油替代现象,大量利用多种非石油类能源的工业社会将很快来临。然而,上述预测局面没有产生。到70年代末,油价上升到30美元/桶时,情况仍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人们仍然普遍认为石油仍然是现代工业必不可少的能源。到80年代初期,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石油替代价格应该是40—65美元/桶。然而,实际情况是石油并不与其它替代燃料直接竞争。首先,大部分石油不是直接用于燃烧,而是作为原料通过炼制和加工成多种石油产品;其次,石油经过炼制和加工后生产的石油产品一部分是燃料,另外一部分又成为石油化工的原料。石油产品在各种各样的彼此相对无关的市场中同其它产品竞争,其中某些产品几乎没有非石油制品的竞争产品。轻柴油和其它较轻组分的石油产品的替代产品最少,用于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的石油产品目前没有发现便宜又合适的替代产品。最重要的替代产品是液化天然气,但液化天然气从本质上仍然属于石油范畴。尽管如此,我们并不认为在非石油类燃料生产和转化方面存在技术问题,而是说目前没有一种自然资源能够直接替代石油。例如,天然气液化比较麻烦,酒精生产成本比较高而且产量很有限,煤的液化或气化也比较繁琐等。这些问题说明一个石油替代的经济界限问题,而这种经济界限是很难确定的。从定性角度看,石油替代过程非常简单,即随着油价上升,石油用户必然寻求利用替代能源。在油价预测模型中,往往规定一个煤能够替代油时的石油价格,这个价格不妨称为石油替代价格。如果采用此处理方法,必须注意到在替代价格条件下,必须能够生产可以大量替代石油产品的能源物质。新的替代能源必须能够满足石油产品最基本的使用需求。另外,石油的最高价格将低于石油替代价格。在替代价格下,煤可以转换成所需要的产品。很显然,在油价预测模型中很难将上述石油替代问题定量化,因为几乎不能找到一种真实反映石油替代同石油价格变动关系的数学公式。即使能够构成一个考虑到所有不同燃料替代能源转化、成本以及需求随油价变动的数学模型,那么该模型所需的条件参数也将非常多而且复杂,从而使预测模型失去实际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