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听雨轩-是雨声?是心声? |
(六)每人都有仨徒弟
唐僧靠了仨徒弟,抵御住了各种各样妖魔鬼怪的侵袭以及形形色色的干扰诱惑,最终抵达西天极乐世界,功成行满见真如。
其实,我们每个人也有三个徒弟,那就是感性、理性和悟性,只要我们正确驾驭和运用,就必定能够克服人世间的一切纷扰困惑,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最终迈向自我实现的巅峰境界。
悟空曾两度弃唐僧而去,第一次被猪八戒召回,第二次被沙僧召回,这绝不是吴承恩信手写来,或仅仅只是为了平衡各角色的“出镜率”,而是包含了作者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慎密思考。
感性如悟能,凭本能和直觉行事,仅着眼于可视之物而悟于表象,是对外部事物的情绪化应对,使人显得晶莹剔透,颇具美学价值。
理性如悟净,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遇事冷静、不冲动,不再仅仅凭感觉行事,不为事物表象所迷,因此使人显得理智、成熟。
悟性如悟空,是一种超现实的反映形式。面对复杂多变的事件,能够用哲理的“火眼金睛”把事物的本来面目看穿,能够把握住事物发展的固有规律,能够随时“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是悟的最高层次。
对事物的这三种反应方式,各有各的用途,但又互相联系、缺一不可。仅有感性,事事跟着感觉走,难免东一耙子西一扫帚,不得要领而难成大器;仅有理性,则生命易流于枯燥而生机不足——永远不犯错误的人同样是可怕的;仅有悟性,好比是天上漂浮的彩云,也美丽了,也高远了,可难免给人一种不踏实的感觉,总觉得她会随时弃你而去。
尊重感性,立足理性,追求悟性,这大概应算是一种不错的人生态度。
(此文在以下媒体发表或转载:
《心理咨询师》杂志2007年第三期
华夏心理网:http://www.psychcn.com/
北京晨报:
http://www.morningpost.com.cn/bjcb/html/2007-07/15/content_5094.htm
心天心理咨询网—心天百科—学术殿堂:
http://www.xtxlw.cn/xlbk/ShowArticle.asp?ArticleID=3979
昆明心理网—心理探密:
http://www.kmxinli.cn/wz/mi/200707/364.html
齐鲁风:
http://www.qilufeng.com/html/22/n-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