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游记中的心理学(四)猪八戒

(2007-07-16 14:33:16)
分类: 听雨轩-是雨声?是心声?
 

(四)猪八戒

除了孙悟空,唐僧西行路上另一个必不可少的助手,就是猪八戒。

从猪悟能身上,我们看到了维持一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具备的一切本能。

你说他憨呆也好,说他缺乏修养也罢,总之他从来不会委屈自己的感觉,不知文饰自己的情绪,不懂压抑自己的需要和动机,饿了张嘴就吃,困了倒头便睡,见了貌美异性就顿生怜惜之心。

你是不用担心他会得抑郁症、焦虑症之类病症的,小病小灾他完全有能力免疫。想当年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三藏逢灾,意马败战,还不是靠了老猪不远万里横渡东洋,花果山义激猴王,师徒方转危为安、重归正途?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的这五个层次,是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逐级得以满足的。马斯洛认为,从种族和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得越早;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得越晚。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它们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如饮食、休息、求偶等生理或生物的需要,因此较低层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也只有当所有较低层次的需要都持续不断地得到满足时,人才受到自我实现需要的支配,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正是因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见惯了太多的缛文繁节、虚浮做作,所以猪八戒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不少女性甚至还把猪八戒当成心目中理想的老公形象。人们越来越渴望看到性情之清醇、生命之璞真、生活之简约,这是人性的回归,是人本主义对抗“神本主义”的胜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