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游记中的心理学(三)真假猴王

(2007-07-16 14:29:18)
分类: 听雨轩-是雨声?是心声?
 

(三)真假猴王

在花果山水帘洞的游戏中,心灵逐渐成长。“大闹天宫”是青春期躁动的必然结果——在痛快淋漓地反抗了权威的同时,这泼猴也实实在在地领教了这个世界“规则”的强大!

耐人寻味的是,在《西游记》的第五十七、五十八回出现了真假两个孙悟空,以至“二心搅乱大乾坤”,这在心理学上又作何解释?

首先我们来看,出现两个孙悟空的背景是,师徒取经路上再次发生较大分歧,好心不仅没有得到好报,反而受到了驱逐。身心出现冲突、怀疑和排斥,是导致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明显的两极性: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和抑制两个基本的过程;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爱就有恨,有紧张就有轻松,有激动就有平静,它们都构成了对立的情绪情感的两极;在人的高级情感中,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

所以说真假本是心猿的两面,正像在我们身上,随时存在着正义与邪恶、真与假、善与恶的两面一样。真的、善的、美的东西一旦受到怀疑、排斥,那么假的、恶的、丑的东西便会立刻乘虚而入,鸠占鹊巢。

伟人曾这样告诫我们: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请时刻爱护和善待我们一颗向善的心灵吧,她娇贵无比,经不起太多的玷污和践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