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mw690/001kW7fWty6ROLF1Bsg14&690
上周连续做了三次台湾妃娟的北海道吐司,这个方子在网上盛传已久,玩烘焙这么久居然是第一次做。
妃娟的方子是早期烘友比较喜欢的,不知现在的新烘友知道她的人多不多?
妃绢的这个方,从材料配比到操作过程,丝丝相扣,操作性高。
配方是百分之百中种法,我上周连做了三次。
第一次,在第一次搅拌时,凭个人经验感觉面团干,于是自作主张加了牛奶。在第二次搅拌,加入其它材料后,面团就太湿。
第二次,整形马虎,裂得稀里哗啦的。
第三次,整形上还是有点问题,还是有点裂。
本想做的完美点,放上博客。连续三次做,怕再吃吐司会真的吐丝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说说这个方子的优点:
1。百分之百中种材料里,用较少的酵母延长了发酵时间。在长时间的一发中,面筋会自动连接,从而弥补第一次搅拌不足面筋形成不够的问题,也缩短了之后的第二次搅拌时间。
2。一发完成,第二次搅拌完成后,醒发松驰十分钟,分割滚圆再醒发十五分钟。。。一般的中种法,种子面团发酵完成加入材料后,会进行第二次发酵。但此方中,只是松驰十分钟便开始进入整形步骤,缩短了面包制作时间,提高了吐司组织的绵密性。
当然,这以上也需要配方中高量的奶制品来支持。相对传统中种法时间短发酵不足,以高配比的奶制品来提高面包风味和软化面筋。
这也是此配方,材料与操作丝丝相扣之一。
3。配方中大量的奶制品,使吐司的口感非常浓郁软绵,老化慢。
4,操作性高。
好像就这些,好久不写博客,对着电脑真的头晕。。。。。。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2EN00SIGG.gif
制作心得:
1。第二次搅拌时,盐奶油不要和其它材料一起放入,还是和平时一样出膜后再加入盐和奶油。这样可以缩短出膜时间。第一和第二次按方子操作,搅拌时间长。
2。我擀卷了两次,吐司的组织比擀卷一次要美好,可以有传说中的拉丝状。
3。这个吐司如妃娟所言,暴发力超级好,所以七八分满就行了。如果下次再做,我会按配比来减少量,否则吐司超出模太多,容易撕裂影响外观
http://s7/mw690/001kW7fWty6ROLthYuWd6&690
切面包,一定要有一把关东刀。。。。。。。。多软都好切。
http://s1/mw690/001kW7fWty6ROLtCMhOd0&690
擀卷时,我卷的不够密帖,上面相片可以看出。以此为戒
http://s7/mw690/001kW7fWty6ROLtcjye26&690
一只手掰着面包,一只手拍像片,远了手不够长,近了对不了焦。。。。。只能这样了
http://s3/mw690/001kW7fWty6ROLtmrR082&690
妃绢的北海道吐司:单位/克
A:高粉250 糖7.5 酵母1.5 鲜奶80 鲜奶油70
蛋白17 奶油5
B:蛋白20 糖37.5
盐3 酵母1 奶粉15
C:奶油5
操作过程:
1。第1次搅拌:将A料入缸搅打至卷起阶段即可,发酵2.5~3小时;
面团比较干,搅拌机揉和成团,表面稍光滑就可以了,时间很短。
发酵完成约2.5倍大,一定别发成平时四至五倍大的种子面团。
2.第2次搅拌:将发好的A料+B料打至有Q性,再加入C料打至面团出现薄膜即可.
盐和奶油按平时的后油后盐法,这样可以减短搅拌时间,出膜更快。
3 .延续发酵10分钟;
4.
分割,滚圆→再松弛15分钟;
5.擀卷入模(杆卷1次成品较松软;杆卷2次组织较绵细);
我擀卷了两次,第一次擀卷完后,再松驰十分钟擀卷第二次。
6。最后发酵至7.5~8分满,入炉。180℃共约30分钟。
http://s2/mw690/001kW7fWty6ROZ9DFNT71&690
这是第一次做的,自做主张加了牛奶,面皮和第二三次的色泽完全不一样
http://s15/mw690/001kW7fWty6ROYuV50Ode&690
http://s9/mw690/001kW7fWty6ROZz4C0M38&690
这是第二次做的。。。。灯光下拍的。
http://s4/mw690/001kW7fWty6ROYuZbXB13&690
http://s4/mw690/001kW7fWty6ROYuPZx9c3&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