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庭院与庭院的心

标签:
思维与智慧李丹崖心灵点击 |
心的庭院与庭院的心
李丹崖
思绪是一匹无缰的野马,它所奔跑的边界,好似一座庭院,出了这座庭院,四蹄收住,凄厉的山风收住了鞘,再好的风光,也无法闪烁其眼底的波光,这是一匹心灵有缰的野马,它懂得给自己的心灵建造一座庭院。只在庭院深处,看花,啖草,吟风啸月,和其它的马匹交往,度日。
思绪也好比是自然界里穿行而过的风,它喜欢在茫茫大漠扬起沙尘;也喜欢把长河边的绿柳撩拨得婀娜多姿;依依墟里烟,那里有它用炊烟写给天空的信;暧暧远人村,那里有它用绿树描摹的世间的线条。心有一支五彩笔,愿画丹青在庭院。
我们习惯上把前者称之为“心的庭院”,后者称之为“庭院的心”。前者为因寄所托,后者是放浪形骸;前者是在尺子的约束下大步向前;后者是毫无顾忌,随处见性情。
心的庭院,好比思绪有了琴台,撩拨琴弦,就能奏响生命和谐的乐章。
庭院的心,好比挑拣了心灵的风声,沉淀了浮躁的气场,一脉草木气息,一派风清气朗。
当元代大学者许衡路遇梨园喊出“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时候,他的心灵就有了一方庭院。
同样是元代,当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里写下“时时辍耕休于树阴,抱膝而啸,鼓腹而歌,遇事肯綮,摘叶书之,贮一破盎,去则埋于树根,人莫测焉”的时候,他俨然有了一颗庭院的心。
心的庭院和庭院的心,这两者是互通的。心有了庭院,庭院就是舞台,在这方舞台上可以尽显舞姿,舞步所至,一切井井有条;庭院一样的心,心向园林,心间遍布理性的建筑和砖瓦,感性的草木和池塘,心之所及,处处春暖花开。
我们穷其一生都在修炼庭院的一样的心,切莫忘了,这一切,还需要“心的庭院”来成全。
(653字)
《思维与智慧》2016年2月上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