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丹崖
丹崖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616
  • 关注人气:2,8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浮生若茶——《茶饭书》书评,感谢作家王霞

(2016-01-18 13:47:49)
标签:

茶饭书

李丹崖

书评

                     

浮生若茶——《茶饭书》书评,感谢作家王霞


 

                                                                                        浮生若茶

——我读《茶饭书》

                                                                                          

     “熬粥,也就是修心的过程。需要姜太公的性格,不疾不徐,慢条斯理,心里装着自己的一套乾坤,有着自己满满的自信才妥。”

     “是水承载了茶的灵魂,是茶沐浴了水的灵脉,饮一杯茶,抛却风烟事,成为最得意的饮者……”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件事,概括了凡俗生活的全部。我们多数人终其一生,怕都在为此而劳碌着。而这一句看起来俗而又俗的话,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组成。茶为饮,其余为食。

     食为先,当然无可取代。茶,作为饮的代表,则升华了境界,走向了精神层面的追求。

     当物质生活达到丰富时,精神追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有了文字,有了艺术,有了书籍。然而,再高尚的精神生活,也脱离不了柴米油盐的烟火尘世。

     这是我拿到李丹崖的新书《茶饭书》,看到封面上“忙也好,闲也好,有茶就好;喜也罢,忧也罢,上饭就罢”一段话时的凌乱思绪。

     李丹崖会如何诠释这至高的精神领域和亲切的俗世生活呢?

     说来,我也算是个饕餮之人,朋友们戏谑为“吃货”的那一种。我想,这也是李丹崖赠书与我的缘由吧。

     在一个午后,翻开这本不厚的小书,慢慢地沉进去,让那些朴实却不乏灵动的文字,由眼入心。这才发现,这本书竟然是借着世间各种美食美味,写尽了人生百态以及作者独特的人文情怀。

     全书分为六章,前四章为食:“绽放味蕾”“美味关系”“美食当道”“餐见生活”。从河里的鳝鱼到树上的虫子,从带有几分“心计”的辣椒阵到独立清芬的薄荷,都被李丹崖写出了独有的内涵。在他的笔下,每一样食物都有鲜活的精气神儿,在满足味蕾、填充饥肠的同时,还启迪了智慧。比如,《风烟俱静一碗粥》一文中说,“熬粥,也就是修心的过程。需要姜太公的性格,不疾不徐,慢条斯理,心里装着自己的一套乾坤,有着自己满满的自信才妥。”这哪里是熬粥,分明说出了为人处事的根本。李丹崖的这四章美食无不如此,既介绍了天下美味,又于平凡中悟出深刻。你是家庭主妇,可以学习烹饪,给家人带来惊喜;你是离乡游子,可以从美味中品出浓浓的乡情。

     其实,我更喜欢这书的后两章——“饭后茶事”“浮生若茶”。

     如同作者在导语中所言:“是水承载了茶的灵魂,是茶沐浴了水的灵脉,饮一杯茶,抛却风烟事,成为最得意的饮者……”

     在作者笔下,从民间茶馆的质朴古拙,到妙玉、高濂烹雪煮茶的雅趣,都是在告诉我们,茶文化的精髓,其实在于人的心灵与草木、与山水、与自然的共通。

     特别喜欢书中《听一盏茶香》这篇文字。“茶是可以听的。品能入茶肌,听能入茶神。在扬起壶的瞬间,茶就做好了准备,好茶被冲泡的水声清越铿锵。”聪慧的李丹崖借助这种通感,写出了茶的智、茶的容,人的灵、人的悟,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文章,一篇篇读下来;感悟,一层层深下去。这美食,这茶味,这书香,正合这个安宁的夜晚。

    该文刊于《中国教师报》2016年1月13日;《茶饭书》各当当网,卓越网,淘宝网等各大网站有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