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徽州毛豆腐

(2015-10-07 15:00:10)
标签:

美食

深圳商报

李丹崖

徽州毛豆腐

徽州毛豆腐

李丹崖

  到达古徽州,暮色四合,饥肠辘辘,寻找民宿的时候,拐角处,遇见一位老者正在煎豆腐,吱吱的油给烧沸了,毛豆腐在平锅里安享油脂的浸润,葱花、辣椒丝、肉丁铺在豆腐上,如锦上添花,我顾不上手拖行李的狼狈,赶忙叫上一份,倚在已然斑驳的青砖白墙上,吃得春风浩荡。

  饿了,就吃,困了,就睡。这是佛家说的,也在参禅悟道之通途,一个人连吃喝都躲躲藏藏,真不知道他的人生要憋屈到何种地步,吃喝当快意,正如梁实秋在《雅舍小品·吃相》所言:“人生贵在适意,在环境许可的时候是不妨稍为放肆一点,细嚼烂咽,或风卷残云,均无不可……”梁实秋说得妙,加之徽州毛豆腐这般好吃,一份吃毕,再叫一份,找到投宿的居民家,推窗远望,山清水肥,口中的毛豆腐在舌尖上倒腾着美味的道场,古徽州,我就以这样的方式靠近你!

  我就是这样一个给一份豆腐就开心的人。早些年,看央视所拍的《舌尖上的中国》,看徽州的山水风长气静,看徽州的居民朴素聪明,做出来的一盘盘豆腐,被码在货架上,在房间的角落里,慢慢长出一根根细长的白色绒毛,那感觉,像是贵妇人穿上了一件妩媚的皮草。

  豆腐长毛了,日子止息了,洗手下厨,做豆腐,远山苍翠,马头墙静默,孩子在院子里玩着游戏,唱着“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儿歌,毛豆腐在平锅里与调和油“谈着恋爱”,满院子的香,把徽州装扮得几近天堂的模样。

  我有时候真羡慕这些生活在徽州的人们,可以每天吃着这样的美味,日子在他们的唇齿之间,活色生香起来,这样的活法,才是真正的慢时光,慢得吃一盘豆腐,也要把往事回味得悠长。

  我有一位诗人朋友来到徽州,吃罢毛豆腐后,写了一首诗歌:你发如雪,经不起岁月消磨,我似那已然等冷的锅,等你落在我的额,煎了自己的心,只为成全你的美,三分钟的热度,你还是要唱诀别诗。

  徽州好美味,朋友好诗情。一入徽州,再不会写诗,心中也会装着诗情,那粉墙黛瓦,那小桥流水,那担着小挑子兜售毛豆腐的小贩,豆腐在冒着热气,引得游人纷纷回头,一切的一切,俨然在画中,那样令人动心。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开天辟地竟然说起豆腐:“中国素食者必食豆腐。夫豆腐者,实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无肉料之毒。”伟人也如此爱豆腐,何况我们这些小民,平日里有豆腐吃,日子就是滋润的,到徽州吃上毛豆腐,就不枉此行。

  徽州毛豆腐,它也应该是徽州的“美食建筑”了吧!

《深圳商报》201510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地炉篝火
后一篇:乐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